时间: 2025-04-30 09:03: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9:03:10
词汇“公旬”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它可能是一个较为古老或专业性较强的词汇,或者在某些方言中有所使用。由于缺乏广泛的使用和明确的定义,我将基于可能的含义进行分析。
“公旬”可能指的是官方或公共的周期性活动或安排,例如古代官方的十日为一旬的工作或祭祀周期。
由于“公旬”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现代语境中可能出现在历史文献、古代文学或特定的专业领域(如历史学、考古学)中。
“公旬”的词源可能与古代的官方活动和时间管理有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可能因为不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而逐渐被淘汰。
在古代社会,官方的活动和时间安排对社会秩序和日常生活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公旬”可能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组织方式和时间观念。
由于“公旬”是一个较为陌生和专业的词汇,它可能给人以历史悠久、官方正式的联想,带有一种庄重和权威的情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不会直接使用“公旬”这个词,但它可能在一些历史研究或文化活动中被提及。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城市的诗歌时,可以使用“公旬”来描绘城市的节奏和官方活动的周期性。
结合古代城市的图片或音乐,可以更好地理解“公旬”所代表的古代生活节奏和官方活动的氛围。
由于“公旬”是一个特定于汉语的词汇,它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其他文化中也有类似的官方周期性活动的概念。
“公旬”作为一个不太常见的词汇,它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时间管理和官方活动安排。在现代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文化,但在日常交流中可能并不实用。
1.
【公】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八”,表示相背,下面是“厶”(“私”的本字)。合起来表示“与私相背”,即“公正无私”的意思。本义:公正,无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公,平分也。 、 《韩非子·五蠹》-背厶谓之公,或说,分其厶以与人为公。 、 《春秋·元命苞》-公之为言公正无私也。 、 《贾子·道术》-兼覆无私谓之公。 、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组词】
公气、 公素、 公洁、 公慎、 公诚
2.
【旬】
(会意。从勹(bāo)日。甲骨文,上为交叉记号,表示由此开始,后来引长内曲,表示回环周遍。金文又加“日”。本义:十日。古代天干纪日,每十日周而复始,称一旬)。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旬,徧也。十日为旬。 、 《易·丰》-虽旬玄咎。 、 《书·尧典》-三百有六旬有六日。 、 《周礼》-旬终则令正日成。 、 《仪礼·少牢礼》-筮旬有一日。 、 《礼记·曲礼》-旬之外曰远某日。 、 《韩非子·初见秦》-围梁数旬,则梁可拔。
【组词】
兼旬、 旬期、 旬修、 旬首、 旬浃、 旬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