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23: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23:52
词汇“信仗”在中文语境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根据字面组合,“信”通常指信任、信仰或信息,而“仗”则常指战斗、依赖或依靠。将两者结合,“信仗”可能指的是基于信任的依赖或依靠。然而,由于这个词汇不常见,以下分析将基于这种假设的含义进行。
“信仗”可能指的是在信任基础上的一种依赖或依靠行为。例如,一个人可能会“信仗”某人的能力或承诺。
由于“信仗”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明确。它可能是由“信”和“仗”两个字组合而成的新词,用以表达特定的信任和依赖关系。
在强调信任和合作的社会文化中,“信仗”可能被视为一种积极的品质,表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稳固和可靠。
“信仗”可能引发积极的情感反应,如安全感、稳定感和归属感。它也可能让人联想到忠诚和坚定的友谊。
在个人生活中,“信仗”可能体现在对家人、朋友或同事的信任上。例如,在困难时期,一个人可能会完全信仗家人的支持和帮助。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信仗”来表达深厚的情感联系:
在风雨交加的夜晚,
我信仗你的温暖,
如同孤舟信仗灯塔的光芒。
视觉上,“信仗”可能让人联想到两个人紧紧相依的画面,或者一座坚固的桥梁连接两岸。听觉上,可能让人想起温暖的话语或坚定的承诺。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可以通过组合词或短语来实现,如英语中的“rely on trust”或“depend on faith”。
“信仗”作为一个不太常见的词汇,其含义基于信任的依赖关系。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使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细腻度和深度。
1.
【信】
(会意。从人,从言。人的言论应当是诚实的。本义:真心诚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信,诚也。 、 《孟子》-有诸已之谓信。 、 《墨子经》-信,言合于意也。 、 《白虎通·情性》-信者,诚也。专一不移也。 、 《国语·晋语》-定身以行事谓之信。 、 《贾子道术》-期果言当谓之信。 、 《礼记·经解》-民不求其所欲而得之谓之信。 、 《诗·卫风·氓》-信誓旦旦。 、 《三国演义》-反贼无信!吾不幸误中汝奸计也! 、 《左传·庄公十年》-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信而见疑。 、 《世说新语·方正》-则是无信。
【组词】
信行、 信人
2.
【仗】
(形声。从人,丈声。本义:执,拿着)。
同本义。
【引证】
《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仗剑从之。 、 《史记·刺客列传》-独行仗剑至韩。
【组词】
仗斧、 仗节、 仗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