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2:43: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2:43:23
“数得着”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能够被数出来,即在数量上可以被明确计数或列举。基本含义是指某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是显著的、突出的,或者在某种程度上是值得注意的。
在文学语境中,“数得着”可能用来形容某个角色或**在故事中具有重要地位。在口语中,它可能用来表达某人在某个领域或群体中的突出表现。在专业领域,如统计学或数据分析中,它可能指能够被精确计数的对象。
“数得着”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数”和“得着”组成,表示能够被数出来的意思。在语言演变中,它逐渐被用来形容在某个范围内具有显著地位的事物或人。
在**文化中,“数得着”常常用来强调某人在社会或某个领域中的重要性和地位。它反映了人们对成就和卓越的重视。
这个词汇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优秀、突出和值得尊敬的形象。它鼓励人们追求卓越和成就。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次团队项目中担任关键角色,同事们评价我是团队中“数得着”的成员,这让我感到非常自豪和鼓舞。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星辰的海洋里,他是最数得着的那颗,照亮了夜空的寂静。”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颁奖典礼上,一位获奖者在众多人中显得格外突出,这就是“数得着”的视觉联想。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掌声和赞誉,这些都是对“数得着”的肯定。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tand out”或“notable”,它们在不同文化和语言中传达了相似的突出和显著的含义。
“数得着”这个词汇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内涵,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计数概念,更是一种对卓越和突出的赞美。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帮助我更准确地描述和评价事物,增强了我的表达能力。
1.
【数】
数目;数量。
【引证】
《战国策·赵策》-窃怜爱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五陵少年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组词】
报数、 数计、 数珠儿、 可被2除尽的数;自然数、整数、有理数、无理数、实数或复数;基数;单数;复数
道数,方法。
【引证】
《商君书》-故为国之数,务在垦草。
2.
【得】
绝对必要或应当去做。
【引证】
唐·杜甫《石壕吏》-犹得备晨炊。
【组词】
有错误就得批评;做得好就得表扬
3.
【着】
(着为著的俗字)。
穿。
【引证】
《资治通鉴》-恂常私着胡服。 、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 《二刻拍案惊奇》-说着了小服,从西门进来了。
【组词】
着衣、 着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