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6:46: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6:46:16
“玉字”在中文中通常指的是与玉石相关的文字或词汇。玉在**文化中象征着高贵、纯洁和美好,因此“玉字”也常用来形容美好的事物或品质。
“玉”字最早见于甲骨文,其形状像是一块玉石。随着时间的推移,“玉”字的形状逐渐规范化,但其象征美好和高贵的含义一直未变。
在**文化中,玉石被视为吉祥和美德的象征。古代帝王将玉视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而民间则认为玉能辟邪保平安。因此,“玉字”在文化和社会背景中承载了深厚的文化意义。
“玉字”给人以高贵、纯洁和美好的联想。它常常让人想到温润如玉的质感,以及与之相关的传统美德和价值观。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参观过玉器展览,对那些精美的玉雕作品印象深刻。这些经历让我更加理解“玉字”所蕴含的文化和美学价值。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玉字”:
玉容寂寞泪阑干,
梨花一枝春带雨。
看到“玉字”,我联想到的是光滑温润的玉石,以及清脆悦耳的玉器碰撞声。这些视觉和听觉的联想增强了“玉字”的美感。
在其他文化中,如日本和韩国,玉石同样受到尊重,但其象征意义和使用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日本,玉石常与**和精神生活相关联。
“玉字”不仅是一个词汇,更是*文化中美好和高贵的象征。通过对“玉字”的学和分析,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其在语言和文化中的重要性,以及它如何影响我们的情感和表达。
1.
【玉】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根绳子,串着一些玉石。“玉”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 、 《礼记·曲记》。疏:“玉谓佩也。”-君无故玉不去身。 、 《虞书》。郑注:“执之曰瑞,陈列曰玉。”-五玉。 、 《周礼·王府》-王齐则共食玉。 、 《书·洪范》-惟辟玉食。 、 《左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组词】
玉情儿、 玉墀、 玉阙、 玉虚、 玉树、 玉砚、 玉雕、 玉栏
2.
【字】
(会意兼形声。从宀(mián)从子,子亦声。在屋内生孩子。本义:生孩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乳也。 、 《广雅》-字,生也。 、 《论衡·气寿》-妇人疏字者子活,数乳者子死。 、 《汉书》。颜师古注:“字,生也。”-六畜遂字。 、 《山海经·中山经》-苦山有木,服之不字。 、 《汉书·食货志下》-亭有畜字马,岁课息。
【组词】
字乳、 字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