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2:33: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2:33:05
“玉奴妆”这个词汇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成语或常用词汇。从字面意思来看,“玉奴”可能指的是美丽的女子或侍女,而“妆”则指的是化妆或装扮。因此,“玉奴妆”可以理解为形容女子化妆后的美丽样子,或者是指女子精致的装扮。
由于“玉奴妆”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会有不同的解释。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古代女子的美丽和优雅。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除非是在特定的文化或艺术讨论中。在专业领域,如古代服饰研究或文学研究中,可能会对这个词汇有更深入的探讨。
同义词“丽人妆”和“美人妆”都强调了妆容的美丽和精致,而“宫妆”则更具体地指向了宫廷中的装扮。反义词“素颜”和“淡妆”则与“玉奴妆”形成对比,强调自然和不加修饰的美。
由于“玉奴妆”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的词源和历史演变不太明确。可能是在某些文学作品或艺术作品中被创造出来的词汇,用以形容特定的美丽形象。
在**传统文化中,美丽和优雅的女子常常被赋予各种美好的形容词。“玉奴妆”可能就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词汇,用以形容那些美丽如玉的女子。
“玉奴妆”这个词汇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的美丽女子,她们的优雅和精致。这种联想可能会带来一种古典美和艺术美的感受,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时空的美丽。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除非是在讨论古代文学或艺术时。例如,在参加古装剧的化妆讨论时,可能会用到这个词汇来形容角色的妆容。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春风拂面,玉奴妆成,
一袭轻纱,梦回唐朝。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穿着古代服饰的美丽女子,她的妆容精致,如同玉一般的光泽。结合音乐,可以想象一段古典音乐,如古筝或琵琶的旋律,营造出一种古典美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玉奴妆”的词汇,但类似的形容美丽女子的词汇是普遍存在的。例如,在西方文化中,可能会用“goddess-like”来形容美丽如女神的女子。
“玉奴妆”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体现了中文中对美丽女子的赞美和形容。在学*和使用这个词汇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中对美的追求和表达。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艺术形式。
1.
【玉】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根绳子,串着一些玉石。“玉”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 、 《礼记·曲记》。疏:“玉谓佩也。”-君无故玉不去身。 、 《虞书》。郑注:“执之曰瑞,陈列曰玉。”-五玉。 、 《周礼·王府》-王齐则共食玉。 、 《书·洪范》-惟辟玉食。 、 《左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组词】
玉情儿、 玉墀、 玉阙、 玉虚、 玉树、 玉砚、 玉雕、 玉栏
2.
【奴】
(会意。从女,从又。女指女奴,又(手)指用手掠夺之。一说又(手)指女奴从事劳动。本义:奴隶;奴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奴,奴婢皆古之罪人也。 、 《周礼·司厉》-其奴,男子入于罪隶,女子入于舂槁。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从群奴而驰。 、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庸奴。
3.
【妆】
(形声。从女,爿(pán)声。本义:梳妆打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作娤。-妝,饰也。 、 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不待饰装(妆)。 、 司马相如《上林赋》-靓莊(妆)刻饰。 、 唐·白居易《琵琶行》-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