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1:35: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1:35:09
“乘虚而入”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趁着对方虚弱或不备的时候进入或攻击。基本含义是指利用对方的弱点或疏忽进行行动,通常带有一定的策略性和不正当性。
“乘虚而入”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古老,其最早的文献记载可以追溯到《左传》等古代文献。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学作品中,其具体应用可能会有所变化。
在**传统文化中,这个成语常常与兵法、策略相关联,体现了古代军事思想中的“攻其不备”原则。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也被广泛应用于商业竞争、个人关系等领域,反映了人们在面对竞争和挑战时的一种策略选择。
这个成语往往带有一种负面的情感色彩,因为它涉及到利用他人的弱点或疏忽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行为通常被视为不道德或不正当的。在个人联想中,可能会想到一些历史上的阴谋或背叛**。
在个人生活中,可能会遇到一些人利用别人的困难或疏忽来获取利益的情况,这时就可以用“乘虚而入”来形容这种行为。例如,在工作中,有人可能会在你忙碌或不在的时候,抢走你的项目或功劳。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夜幕低垂,星光稀疏,敌军乘虚而入,战鼓声声,惊破了宁静的夜。”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ake advantage of a weakness”或“exploit a vulnerability”,这些表达也强调了利用对方的弱点进行行动的含义。
“乘虚而入”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它不仅在文学和口语中广泛使用,也在专业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和思维方式,并在语言表达中更加准确和生动地使用这个成语。
将至所居,自后垣乘虚而入,径及庭中。
若各存意见,不能和睦,是自己先孤了,别人安得不~。
公元817年,唐宪宗任命智勇双全的大将李愬为唐河三州节度使进攻叛乱的淮西节度使的儿子吴元济,先后收服降将丁士良、李佑、李忠义等人,然后乘虚而入趁敌没有防备时进入蔡州,活捉了吴元济,平息了叛乱
1.
【乘】
用以指车兵。
【引证】
《左传》-而卒乘辑睦,事不奸矣。
春秋时晋国的史书。后用以称一般的史书。
【引证】
《孟子》-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
【组词】
乘籍
2.
【虚】
(“墟”的古字)(形声。小篆字。从丘,虍(hū)声。丘,山丘。本义:大土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虚,大丘也。昆仑丘谓之昆仑虚。 、 《尔雅》-河出昆仑虚。 、 《易·升》-虚邑。 、 《诗·傭风·定之方中》-升彼虚矣,以望楚矣。 、 《庄子·天运》-以游逍遥之虚。
【组词】
虚莽
3.
【而】
才能。
【引证】
《墨子·尚同下》-然计天下之所以治者,何也?唯而以尚同一义为政故也。 、 《管子·枢言》。微而,犹无能。而、能古字通用-戒之戒之,微而异之。 、 《管子·小匡》-小白承天子之命而毋下拜。 、 《商君书·慎法》-不待我而有成事者也。
4.
【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个尖头器具,尖头器具容易进入。本义:进来,进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入,内也。 、 《诗·唐风·山有枢》-他人入室。 、 《庄子·人间世》-就不欲入。 、 《左传·文公十六年》-有蛇自泉宫出,入于国。 、 《史记·项羽本纪》-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 三国魏·邯郸淳《笑林》-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
【组词】
入门问讳、 入对、 入览、 入迁、 入学、 入口、 入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