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18: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18:16
宣下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通过官方或正式的途径宣布或下达命令、指示。它通常用于描述政府、组织或权威机构正式发布信息或指令的行为。
“宣下”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宣”意味着宣布或传播,“下”表示下达或传递。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用法和含义基本保持稳定。
在**传统文化中,“宣下”常与皇权和官方权威联系在一起,反映了社会等级和秩序。在现代社会,它仍然与正式和权威的决策发布相关。
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权威、正式和不可违抗的命令,带有一定的严肃和权威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讨论政府政策时使用过“宣下”这个词,以强调政策的正式性和权威性。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晨曦中,宣下的指令,如春风拂过大地,唤醒沉睡的希望。”
想象一位官员在庄严的大厅中宣读命令,声音回荡在空旷的空间中,给人一种庄重和正式的感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issue a decree”或“announce an order”,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正式和权威感是相似的。
“宣下”是一个具有强烈正式和权威色彩的词汇,适用于描述官方或权威机构的正式命令或公告。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这个词可以增强文本的正式性和权威感。
1.
【宣】
(形声。从宀(mián),亘(xuán)声。“宀”与房屋有关。一说据甲骨文为云气舒卷自如之象。本义:帝王的宫殿)。
古代帝王的大室,古宫室名。
【引证】
《说文》。按,当训大室也。与宽略同。-宣,天子宣室也。 、 《淮南子·本经》。注:“宣室,殷宫名,一曰狱也。”-武王破纣牧野,杀之于宣室。 、 《汉书·孝文纪》。注:“未央前正室也。”-受釐坐宣室。 、 李商隐《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2.
【下】
(指事。据甲骨文,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本义:下面,位置在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下,底也。 、 《诗·召南·殷其靁》-在南山之下。 、 《诗·豳风·七月》-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 《周礼·典同》。注:“谓钟形下大。”-下声肆。 、 《礼记·曲礼》-君臣上下。 、 《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阴山下。 、 唐·柳宗元《三戒》-放之山下。 、 《资治通鉴·唐纪》-愬至城下。 、 《聊斋志异·狼三则》-奔倚其下。
【组词】
下元、 下溜头、 下江先生、 下眼相看、 下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