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9:32: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9:32:04
“居心险恶”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内心怀有恶毒的意图或计划。这个词汇通常用来形容人的内心阴险、不怀好意,可能隐藏着对他人有害的动机。
“居心险恶”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古代汉语中对人性阴暗面的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逐渐固定,成为描述不良动机的常用语。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仁义礼智信”等正面价值观,因此“居心险恶”这样的词汇往往用来警示人们远离不良行为和不良人物。
这个词汇通常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阴谋、背叛和危险。它可能引发人们对不信任和警惕的情感反应。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遇到某人行为可疑,可能会用“居心险恶”来提醒自己或他人保持警惕。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夜幕下,居心险恶的影子悄然潜行,月光下的誓言,不过是虚伪的伪装。”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malicious intent”或“sinister motives”,它们在意义上与“居心险恶”相似,但文化背景和使用语境可能有所不同。
“居心险恶”这个词汇在描述人性阴暗面时非常有用,它不仅帮助我们识别和警惕不良动机,也反映了社会对道德和伦理的重视。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汇对于提升语言的精确性和表达的深度至关重要。
他~,得高度重视。
1.
【居】
(象形。金文字形,是“踞”的本字,象人曲胫蹲踞形。本义:蹲着)。
同本义 同: 踞
【引证】
《说文》-居,蹲也。从尸,古者居从古,俗居从足。 、 《史记》-不宜居见长者。 、 《左传》-昔阖庐食不二味,居不重席,室不崇坛。
2.
【心】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 、 《吕氏春秋》-其祀中霤,祭先心。 、 方苞《狱中杂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组词】
心腹之病、 心上刃、 心肝肐蒂、 心气、 心系、 心脾
3.
【险】
(形声。从阜,佥(qiàn)声。从“阜”,与地势有关。本义:地势高低悬殊,难以通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险,阻难也。 、 《礼记·少仪》-军旅思险。 、 《列子·汤问》-毕力平险。 、 《左传·成公二年》-苟有险,余必下推车。 、 《易·坎》-地险,山川丘陵也。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险以远。 、
【组词】
险瘠、 险易、 险戏
4.
【恶】
讨厌;憎恶。
【引证】
《荀子·天论》-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冬。 、 《论语·里仁》-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诚好恶何如。 、 清·黄宗羲《原君》-好逸恶劳。 、
【组词】
甚恶、 恶忌、 恶生、 恶不去善、 恶杀、 恶紫夺朱、 恶嫌、 恶惮、 恶识、 恶上、 这人真可恶;憎恶、 深恶痛绝;恶恶
嫉妒。
【引证】
《资治通鉴》-[刘]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