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9:10: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9:10:02
拦工(lán gōng)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阻止或妨碍他人工作。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它可能指阻止某人进行日常工作或职业活动,通常带有负面的含义,暗示一种干扰或阻碍。
“拦工”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拦”(阻止)和“工”(工作)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拦”已有阻止的意思,而“工”则指工作或工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
在**文化中,“拦工”通常被视为不道德的行为,因为它侵犯了他人工作的权利。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可能与劳动争议、罢工等社会现象相关联。
“拦工”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负面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冲突、不公和困难。它可能引发对不公平行为的愤怒或对受影响个体的同情。
在个人经历中,如果曾经遇到过同事或他人故意阻碍工作进度的情况,可能会使用“拦工”这个词来描述这种行为。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如同夜幕拦工了晨曦的脚步,黑暗试图吞噬光明的希望。”
视觉上,“拦工”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个人站在另一个人面前,阻止其前进的画面。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抗议声或争吵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hinder work”或“obstruct work”,但这些表达不如“拦工”在汉语中那样具有特定的文化和社会含义。
“拦工”这个词在汉语中具有明确的负面含义,与阻止他人工作相关。它在不同的语境中都有应用,且在文化和社会背景中占有一定的位置。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和理解相关的社会现象和行为。
1.
【拦】
(形声。从手,阑(lán)声。本义:阻挡;遮拦)。
同本义。
【引证】
《玉篇》-拦,遮拦也。 、 唐·杜甫《兵车行》-牵衣顿足拦道哭,哭 声直上干云霄。
【组词】
拦关、 拦护、 拦门、 拦驾
2.
【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工具形。“工”、“巨”(矩)古同字,有“规矩”,即持有工具。本义:工匠的曲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工,巧饰也,象人有规榘也。 、 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许君谓工象人有规榘,说颇难通,以巧饰训工,殆非朔义。以愚观之,工盖器物之名也。知者:《工部》巨下云:“规巨也,从工,象手持之。”按:工为器物,故人能以手持之,若工第为巧饰,安能手持乎…以字形考之,工象曲尺之形,盖即曲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