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3:28: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3:28:28
“不遗寸长”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不遗漏任何一点长处”,基本含义是指不忽视或不遗漏任何微小的优点或长处。这个成语强调的是对事物的全面评价和充分利用,不因优点微小而忽视它。
在文学作品中,“不遗寸长”常用于描述人物的细心和全面,或者在评价事物时强调全面性和细致性。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鼓励他人看到自己的优点,即使是小的优点也不要忽视。在专业领域,如管理学或教育学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强调评估和利用每个人的潜力和特长。
“不遗寸长”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的文献,具体出处不详,但其含义和用法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体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强调的是对事物全面和细致的考虑。
在文化中,强调全面和细致的考虑是一种美德,这与儒家文化中强调的“中庸之道”和“全面发展”相契合。因此,“不遗寸长”这个成语在社会中被广泛接受和使用。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积极和鼓励的,它让我联想到在评价和处理事物时应该全面和细致,不应忽视任何微小的优点。这种态度在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中都是非常重要的。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经常使用“不遗寸长”这个成语来提醒自己在项目管理和团队建设中要全面考虑每个成员的优点和潜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团队的整体效能。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不遗寸长,细水长流, 每一点光,都照亮前路。”
视觉上,我可以联想到一幅画面,画面中一个人在仔细检查一片叶子,确保不遗漏任何细节。听觉上,我可以联想到一首轻柔的钢琴曲,旋律细腻而全面。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leave no stone unturned”,虽然不完全对应,但都强调了全面和细致的考虑。
“不遗寸长”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非常重要,它提醒我在评价和处理事物时要全面和细致,不应忽视任何微小的优点。这种态度不仅在职业发展中重要,在个人成长和日常生活中也同样重要。
称奖人才,不遗寸长。
1.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2.
【遗】
(形声。从辵(chuò),贵声。本义:遗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遗,亡也。 、 《释言》-遗,离也。 、 《易·泰》-不遐遗。 、 《左伟·成公十六年》。注:“失也。”-君惟不遗德刑。 、 《列子·说符》。注:“弃也。”-得人遗契者。 、 汉·贾谊《过秦论》-亡矢遗镞。 、 《后汉书·列女传》-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 、 唐·韩愈《师说》-小学而大遗。 、 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行若遗。
【组词】
遗簪坠屡、 遗佚、 遗逸、 遗宝、 遗简
3.
【寸】
(指事。小篆字形,从又,从一。“又”象手形,“一”指下手腕一寸之处。“寸”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寸”的字往往与“手”有关。本义:中医切脉,称距离手腕一寸长的部位为“寸口”,简称“寸”)。
【组词】
寸田、 寸关尺
长度单位, 1/10尺为一寸,古代计量长度单位的标准不同,寸的具体数值也有差异。
【引证】
《后汉书·列女传》-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
4.
【长】
老,年高。
【引证】
《广雅》-长,老也。 、 《孟子》。注:“年长也。”-不挟长。 、 《庄子》-子之年长矣,而色若孺子,何也? 、 杜甫《兵车行》-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 《国语》-齐侯长矣。
【组词】
长艾、 长没
年长,年龄较大。
【引证】
明·魏禧《大铁椎传》-长子灿七岁。 、 《醒世恒言》-弟辈衣食自足,不消兄长挂念。
【组词】
长君、 长德、 长贤、 长主、 长宾、 长年、 长郎
1. 【寸长】 微小的长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