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27: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27:48
不遑宁息 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字组成:不、遑、宁、息。字面意思是不容许有片刻的安宁或休息。基本含义是指非常忙碌,没有时间休息或放松。
在文学作品中,不遑宁息 常用来形容主人公在追求目标或面对挑战时的不懈努力和持续奋斗。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正式或书面语中较为常见。在专业领域,如管理学或心理学,这个词汇可以用来描述高压力环境下的工作状态。
不遑宁息 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汉语,其中“遑”意为闲暇,“宁”意为安宁,“息”意为休息。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勤劳和不懈努力的重视。
在文化中,勤劳和不懈努力被视为美德。不遑宁息** 这个成语体现了这种价值观,常被用来赞扬那些为了目标不懈奋斗的人。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敬佩和同情。敬佩那些为了目标不懈努力的人,同情他们在追求过程中可能经历的艰辛和牺牲。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位老师,他为了准备一次重要的教学研讨会,几乎不遑宁息地工作,这种敬业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星光不问赶路人,
岁月**不遑宁息**。
梦想在远方呼唤,
奋斗在脚下不息。
视觉上,不遑宁息 让我联想到一个忙碌的办公室,灯光通明,人们忙碌地工作。听觉上,可能是键盘敲击声和电话铃声交织在一起。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never rest" 或 "always on the go",但这些表达没有不遑宁息 这种成语的深刻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不遑宁息 这个成语不仅描述了一种忙碌的状态,也传达了一种不懈追求和奋斗的精神。在我个人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更准确地表达对勤劳和努力的赞赏。
微臣所以叩心绝气,忘寝与食,雕肝焦虑,~者也。
1.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2.
【遑】
(形声。从辵(chuò),皇声。本义:急迫)。
同本义。
【引证】
《盐铁论·散不足》-墨子遑遑,闵世也。
【组词】
遑急、 遑遽
3.
【宁】
贮藏;积聚。本作“宁” 同: 贮
【引证】
《说文》。按,与貯略同。-宁,办积物也。象形。 、 《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唐·李善注:“‘伫’与‘宁’同。”-惠风伫芳于阳林,醴泉涌溜于阴渠。
久立。后作“佇、竚”,简化为“伫”。
【引证】
《礼记·曲礼》-天子当宁而立。 、 《国语·楚语》-位宁有官司之典。 、 江永《乡党图考》-以人君门外有正朝,视朝则于此宁立故耳。
【组词】
宁僚
4.
【息】
(会意兼形声。从心,从自,自亦声。自,鼻子。古人以为气是从心里通过鼻子呼吸的。本义:喘气;呼吸)。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息,喘也。 、 《诗·大雅·桑柔》。笺:“如仰疾风,不能息也。”-亦孔之。 、 《汉书·扬雄传》。注:“出入气也。”-尚不敢惕息。 、 《汉书·司马迁传》。注:“喘息也。”-则心惕息。 、 《汉书·苏武传》-武气绝,半日复息。 、 《明史·王复传》-随形势为沟墙,庶息响相闻,易于守御。
【组词】
喘息、 息息、 息窒、 息响、 息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