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7:28: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28:53
奇行:这个词通常指的是不寻常或异常的行为,可能包括超出常规或社会规范的行为。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奇特的行动”或“不寻常的行走方式”。
“奇行”一词在中文中历史悠久,源自古代汉语,用来描述那些不符合常规的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固定,成为描述异常行为的常用词汇。
在**文化中,“奇行”往往与“异人”或“奇才”联系在一起,有时也用来形容那些具有特殊才能或行为的人。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可能带有一定的负面含义,因为它暗示了与主流社会的偏离。
“奇行”这个词可能引起人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同时也可能带来一定的警惕或不安,因为它触及了人们对异常和未知的本能反应。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位街头艺人,他的奇行吸引了大量观众,这种独特的表演方式不仅娱乐了大众,也展示了个人才华的多样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奇行”:
在夜的深渊,
星辰以奇行编织梦境,
每一闪烁,
都是宇宙的秘密低语。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穿着奇异服装的人在街头表演杂技,周围是好奇的观众。这种场景可能伴随着欢快的音乐,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欢乐的氛围。
在英语中,“奇行”可以对应为“bizarre behavior”或“eccentric conduct”,这些词汇在西方文化中也有类似的含义和用法。
通过对“奇行”的深入学,我认识到这个词不仅描述了异常行为,还反映了人们对不同和未知的态度。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些词汇的深层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准确和丰富地传达思想和情感。
1.
【奇】
(字源见奇(qí)。本义:奇特,奇异)。
单数,偶之对。
【引证】
《说文》-奇,一曰不耦。 、 《白虎通·嫁娶》-阳数奇。 、 《仪礼·乡射礼》-一算为奇。 、 《山海经·海外西经》-奇肱之国,其人一臂三目,有阴有阳。 、 《资治通鉴》-每奇日,未尝不视朝。
【组词】
奇日、 奇左、 奇肱、 奇偏
2.
【行】
(会意。从彳,从亍。本义:走路,行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行,人之步趋也。 、 《广雅》-行,往也。 、 《易·复》-中行独复。 、 《诗·邶风·击鼓》-我独南行。 、 《诗·小雅·大东》-行彼周行。 、 《左传·僖公三十年》-行李之往来。 、 蔡邕《独断》-天子以四海为家,故谓所居为行在所。 、 《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庄子·逍遥游》-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 《后汉书·列女传》-羊子尝行路。 、 《世说新语·自新》-行数十里。 、 明·魏禧《大铁椎传》-与偕行。
【组词】
出行、 远行、 行三坐五、 行学、 行行、 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