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9:11: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9:11:37
词汇“理恤”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理解”和“体恤”两个词的组合,或者是某个方言中的词汇。由于这个词汇并不常见,我将分别对“理解”和“体恤”进行分析,并尝试结合这两个词来探讨“理恤”的可能含义。
通过对“理解”和“体恤”的分析,我们可以推测“理恤”可能指的是对他人情感和需求的深刻理解和关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体恤都是非常重要的能力,它们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和建立关系。通过深入学和分析这些词汇,我们可以更准确地使用它们,并在不同的语境中灵活运用。
1.
【理】
(形声。从玉,里声。本义:加工雕琢玉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理,治玉也。顺玉之文而剖析之。 、 《韩非子·解老》-理者,成物之文也。长短大小、方圆坚脆、轻重白黑之谓理。 、 《韩非子·和氏》-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 《战国策·秦策三》-郑人谓玉未理者璞。
2.
【恤】
(形声。从心,血声。本义:忧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恤,忧也。 、 《易·泰》-勿恤其孚。 、 《书·大诰》-不印自恤。 、 《诗·大雅·桑柔》-告而忧恤。 、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不恤国事。 、 明·张煌言《复郎廷佐书》-所图者国恤家仇,所期望者豪杰事功。
【组词】
恤功、 恤恤、 恤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