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47: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47:12
定当: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用作副词,表示“一定”、“必定”的意思,用来强调某事将会发生或某人将会采取行动。
“定当”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定”表示确定、稳定,“当”表示应当、合适。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现代汉语中的“定当”,强调某事的确定性和必然性。
在**文化中,“定当”常用于表达对承诺的重视和对责任的承担,体现了中华文化中重视信用和承诺的价值观。
“定当”这个词给人一种坚定和可靠的感觉,使用时往往伴随着一种责任感或决心。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使用“定当”来回应朋友的请求,表达我一定会帮忙的决心。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春风拂面,花开定当,岁月静好,不负韶华。”
想象一个场景:一个人站在山顶,面对着广阔的天空,大声说:“我定当征服这片天地!”这幅画面和声音会给人一种坚定和决心的感觉。
在英语中,“定当”可以对应为“certainly”或“definitely”,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确定和必然的意味。
“定当”这个词在中文中是一个非常有力的表达,它不仅传达了确定性和必然性,还体现了对承诺和责任的重视。在学*语言和表达时,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强表达的力度和深度。
1.
【定】
(会意。从宀(mián),从正。“正”亦兼表字音。本义:安定;安稳)。
同本义,与“乱”或“动”相对。
【引证】
《说文》-定,安也。 、 《诗·大雅·桑柔》-靡所定处。 、 《诗·小雅·采薇》-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 《礼记·曲礼》-昏定而晨省。 、 《礼记·月令》-以待阴阳之所定。 、 《史记·留侯世家》-天下属安定,何故反乎?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 《资治通鉴》-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组词】
定迭、 定害、 定帖、 定昏
2.
【当】
主领;典领。
【引证】
扬雄《甘泉赋》-诏招摇与太阴兮,伏钩使当兵。
抵押,用实物作抵押向当铺借钱。
【引证】
《左传·哀公八年》-以王子姑曹当之,而后止。 、 《后汉书·刘虞传》-虞所赍赏,典当胡夷。 、 唐·白居易《自咏老身示家属》-走笔还诗债,中由衣当药钱。
【组词】
当衣服;他把房子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