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3:10: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3:10:33
定息 是一个金融术语,指的是固定利率的债券或其他金融工具,其利息支付在发行时就被确定,并且在债券的整个生命周期内保持不变。这种固定利率通常与市场利率无关,因此在市场利率波动时,定息债券的价值可能会受到影响。
在金融领域,定息 通常用于描述债券、存款证或其他固定收益产品。在文学作品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见,但如果涉及到金融或经济主题,它可能会被用来描述一种稳定的投资方式。在口语中,人们可能更倾向于使用“固定利率”这样的表达。
同义词:固定利率、固定收益、固定利息 反义词:浮动利率、可变利率
定息 这个词源于金融术语,直接翻译自英文的“fixed interest”。随着金融市场的全球化,这类专业术语在不同语言中都有相应的表达。
在金融不稳定或通货膨胀较高的时期,定息产品因其稳定性而受到投资者的青睐。它们提供了一种对抗市场波动的方式,因此在经济不确定性增加时,这类产品的需求可能会上升。
定息 这个词通常与稳定、安全和可预测性联系在一起。对于寻求稳定收入的投资者来说,它可能带来安心和信任的感觉。
在个人理财中,选择定息产品可能是一种保守的投资策略,适合那些不愿意承担过多风险的投资者。例如,退休人士可能会选择定息债券来确保他们的退休金稳定。
在诗歌中,可以将定息 比喻为生活中的稳定因素,如:
在变幻莫测的世界里, 定息如山,不动如钟。 岁月流转,它静静守候, 给予我们安心的港湾。
定息 可能让人联想到稳定的图形,如水平线或稳定的节拍音乐,象征着不变和持续。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中的“fixed interest”或德语中的“Festzins”,都表达了类似的金融概念,即固定利率的投资工具。
定息 作为一个金融术语,对于理解固定收益市场和投资策略至关重要。它不仅是一个词汇,更是金融稳定性和风险管理的一个象征。在个人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类专业术语有助于更准确地沟通和理解复杂的金融概念。
1.
【定】
(会意。从宀(mián),从正。“正”亦兼表字音。本义:安定;安稳)。
同本义,与“乱”或“动”相对。
【引证】
《说文》-定,安也。 、 《诗·大雅·桑柔》-靡所定处。 、 《诗·小雅·采薇》-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 《礼记·曲礼》-昏定而晨省。 、 《礼记·月令》-以待阴阳之所定。 、 《史记·留侯世家》-天下属安定,何故反乎?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 《资治通鉴》-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组词】
定迭、 定害、 定帖、 定昏
2.
【息】
(会意兼形声。从心,从自,自亦声。自,鼻子。古人以为气是从心里通过鼻子呼吸的。本义:喘气;呼吸)。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息,喘也。 、 《诗·大雅·桑柔》。笺:“如仰疾风,不能息也。”-亦孔之。 、 《汉书·扬雄传》。注:“出入气也。”-尚不敢惕息。 、 《汉书·司马迁传》。注:“喘息也。”-则心惕息。 、 《汉书·苏武传》-武气绝,半日复息。 、 《明史·王复传》-随形势为沟墙,庶息响相闻,易于守御。
【组词】
喘息、 息息、 息窒、 息响、 息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