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29: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29:17
驯服野兽。
1.
【隆】
(形声。从生,降省声。本义:高)。
丰大;高。
【引证】
《说文》-隆,丰大也。 、 《尔雅·释山》。注:“山中央高。”-宛中隆。 、 《战国策·齐策一》-虽隆薛之城。 、 《史记·高祖纪》-隆准而龙颜。 、 《吕氏春秋·秋期贤》-段干木之隆。 、 《淮南子·泛论》-降冲以攻。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德隆望尊。
【组词】
隆穷、 隆颓、 隆岳、 隆恩
2.
【豺】
(形声。从豸(zhì),才声。从“豸”,表示与野兽有关。本义:野兽名。形似犬而残猛如狼,俗名豺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作犲。-豺,狼属,狗声。 、 《尔雅》-豺,狗足。 、 《苍颉篇·解诂》-豺似狗,白色,有爪牙。迅捷,善搏噬也。 、 《吕氏春秋·季秋》。注:“似狗而长毛,其色黄。-豺则祭兽。 、 《史记·司马相如传》-搏豺狼。 、 《资治通鉴》-曹公,豺虎也。
按,一种野犬,比狼小,毛色较黄,胆子也较狼小,有时夜间成群猎食,但多半是单独或成对出猎,主要吃腐肉或小动物(如家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