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1:48: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1:48:55
消退:指逐渐减弱或消失的过程。在字面上,“消”意味着消失或减少,“退”意味着后退或减退。因此,“消退”通常用来描述某种现象、情感、症状或影响逐渐减少直至完全消失的情况。
“消退”一词在中文中历史悠久,其构成的“消”和“退”都是古代汉语中常用的词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词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描述逐渐减少或消失的复合词。
在东方文化中,“消退”常与自然现象的变化相联系,如季节的更替、潮汐的涨落等,强调事物的循环和变化。
“消退”给人一种逐渐平静和安宁的感觉,它暗示着一种从激烈到平静的过渡,有时也带有一种无奈或遗憾的情感。
在个人生活中,“消退”可以用来描述学*压力的减轻,如“考试结束后,紧张感逐渐消退”。
在诗歌中,“消退”可以用来形容夕阳的余晖逐渐消失在天际,如:
夕阳的余晖,
在天际缓缓消退,
留下一片宁静的夜。
在英语中,“消退”可以对应为“fade”或“recede”,它们在描述逐渐减少或消失的过程中有相似的用法。
“消退”是一个描述逐渐减少或消失的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事物的变化过程,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1.
【消】
(形声。从水,肖声。本义:消除;消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消,尽也。 、 枚乘《七发》。注:“消,灭也。”-消息阴阳。 、 张衡《西京赋》。注:“消,散也。”-消雰埃于中宸。 、 《素问·皮部论》。注:“消,烁也。”-热多则筋弛骨消。 、 《孟子》-鸟兽之害人者消,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之。 、 《三国志·魏志》-诏求隐学之士能消灾复异者。 、 京剧《贵妃醉酒》-娘娘一肚子气没地方散去,借酒消愁。
【组词】
消索、 消炎、 消弭
2.
【退】
(会意。小篆字形。从彳,从日,从攵。彳(chì),小步。攵(suī),足的反写。本义:向后走,后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退,卻也。 、 《仪礼·聘礼》-宾三退负序。 、 《仪礼·乡射礼》-主人少退。 、 《礼记·玉藻》-待坐则必先退席。 、 《孙子·谋政》-不可以退而谓之退。 、 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暑为之退。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攻一时敌退。 、
【组词】
退到院子里;他往后退了几步;退缩、 退生、 退厅、 退藏于密、 退殿、 退出战斗;退罢、 退散、 退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