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7:46: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7:46:49
“懈气”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失去动力或精神,变得懒散或不积极。基本含义是指在面对困难或挑战时,人的意志力减弱,不再坚持或努力。
在文学作品中,“懈气”常用来描述人物在经历挫折后的心理状态,如《红楼梦》中贾宝玉在遭遇家族变故后的心境。在口语中,这个词常用来形容某人做事不再积极,如“他最近工作懈气了”。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可能会用更专业的术语来描述这种状态,但“懈气”作为一个通俗表达,仍然广泛使用。
这些同义词和反义词在表达上各有细微差别。例如,“泄气”更侧重于因失望而失去动力,“灰心”则强调因长期失败而心灰意冷。反义词中,“振作”强调重新获得活力,“奋发”则强调积极向上的努力。
“懈气”一词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可以推测其与“懈怠”和“气馁”有关。在古代汉语中,“懈”常用来形容懒散,“气”则与精神状态相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结合形成了“懈气”这一表达。
在**文化中,“懈气”常与儒家思想中的“持之以恒”相对立。社会背景中,这个词常用来批评那些在困难面前轻易放弃的人,强调坚持和毅力的重要性。
“懈气”这个词带有一种消极的情感反应,让人联想到失败和挫折。它可能影响人们的思维,使人在面对困难时更容易产生放弃的念头。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次长跑比赛中感到懈气,但最终通过朋友的鼓励重新振作,完成了比赛。这个经历让我深刻理解了“懈气”与“振作”之间的区别。
在诗歌中,可以将“懈气”融入到描述自然景物的诗句中,如:“秋风萧瑟,落叶懈气,唯我独行,心怀不灭。”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秋天的画面,树叶缓缓飘落,象征着“懈气”的意境。听觉上,可以联想到低沉的音乐,如大提琴的哀伤旋律,表达懈气时的情感。
在英语中,“懈气”可以对应为“lose steam”或“slack off”。这些表达在不同文化中都有类似的含义,即失去动力或变得不积极。
通过对“懈气”的深入学,我认识到这个词在描述心理状态和行为态度方面的重要性。它不仅是一个简单的词汇,更是理解和表达人类情感和行为的一个窗口。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思想和情感。
1.
【懈】
(形声。从心,解声。本义:松懈)。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懈,怠也。 、 《孝经》-夙夜匪懈。 、 《淮南子》-为民兴利除害而不懈。 、 诸葛亮《出师表》-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组词】
懈懈、 懈厥操觚、 懈忒、 懈沮、 懈意
2.
【气】
(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云气蒸腾上升的样子。“气”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云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云者,地面之气,湿热之气升而为雨,其色白,干热之气,散而为风,其色黑。”-气,云气也。 、 《礼记·月令》-天气下降,地气上腾。 、 《考工记·总目》-地有气。 、 《史记·项羽本纪》-望其气。 、 、 清·方苞《狱中杂记》-窗以达气。
【组词】
气朔、 气祲、 气纬、 气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