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35: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35:54
沉降: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物体由于重力作用或其他外力作用而下沉到较低的位置。在不同的语境中,它可以指物质的物理下沉,如土壤、水或空气中的颗粒物下沉,也可以指抽象意义上的下降,如经济衰退、社会地位的下降等。
“沉降”一词源于汉语,由“沉”和“降”两个字组成,分别表示下沉和下降。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如《史记》中提到的地壳**导致的“沉降”。
在社会学中,“沉降”可以指社会阶层的下降,如经济危机导致的中产阶级沉降为低收入群体。
“沉降”往往带有负面情感,如衰败、失落。它可能让人联想到下沉的船只、衰落的城市等。
在个人经历中,“沉降”可能与自然灾害相关,如地震后的地面沉降。
在诗歌中,“沉降”可以用来形容时间的流逝,如“岁月沉降,留下沧桑的痕迹”。
结合图片,可以看到地面沉降后的裂缝;结合音乐,可以联想到低沉的音调,象征下沉的感觉。
在英语中,“沉降”可以对应为“subsidence”,在地质学和建筑学中常用。
“沉降”是一个多功能的词汇,不仅用于描述物理现象,还可以用于比喻和象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其多重含义和用法对于丰富词汇量和提高表达能力至关重要。
1.
【沉】
(形声。从水,冘(yín)声。甲骨文字形,中间是牛,周围是水,表示把牛沉到水中。商代祭祀用牲的方法。本义:没入水中)。
同本义。
【引证】
《广雅》-沈,没也。 、 《周礼·大宗伯》。注:“川泽曰沈。”-以狸沈祭山林川泽。 、 《诗·小雅·箐箐者莪》-泛泛杨舟,载沉载浮。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组词】
石沉大海;沉溺
2.
【降】
投降。
【引证】
《公羊传》。注:“降者自优之文。”-曷为不言降。 、 《资治通鉴·唐纪》-每得降卒。 、 《资治通鉴》-琮已降。 、 、
【组词】
降附、 降骨
降服,使驯服。
【引证】
《左传·哀公二十六年》。注:“和同也。”-六卿三族,降听政也。 、 《左传·隐公十一年》。注:“降,降心也。”-其能降以相从也。 、 唐·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降虏兼千帐,居人有万家。 、 《西游记》-[太公]又与了我五钱银子做盘缠,教我再去请好法师降他。
【组词】
降发、 降视、 降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