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53: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53:51
沉闷 是一个形容词,字面意思是指气氛或情绪低沉、不活跃,缺乏生气和活力。它通常用来描述环境、天气、声音、人的心情或某种活动的状态。
“沉闷”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沉”和“闷”两个字组成,分别表示下沉和闭塞。在古代汉语中,“沉”常用来形容物体下沉或心情沉重,“闷”则表示空气不流通或心情不畅。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形成了现在的含义。
在某些文化中,“沉闷”可能与消极的情绪或环境联系在一起,被视为需要改变的状态。在社会交往中,人们通常倾向于避免沉闷的氛围,因为它可能导致沟通不畅或情绪低落。
“沉闷”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压抑和无力的感觉,让人联想到阴暗、潮湿的天气或封闭的空间。它可能引发人们对改变现状的渴望,或是对新鲜空气和阳光的向往。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次长时间的会议中感受到沉闷的氛围,那种感觉让人难以集中注意力,渴望会议能尽快结束。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沉闷的午后,连蝉鸣都显得无力,我的心随着云朵一起沉沦。”
在英语中,“沉闷”可以对应为“dull”或“stuffy”,它们在描述环境和情绪时有着相似的含义。
“沉闷”这个词在描述环境和情绪时非常有用,它能够准确传达一种缺乏活力和生气的状态。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沉闷”这个词可以帮助我们更生动地描述周围的世界,并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感受。
1.
【沉】
(形声。从水,冘(yín)声。甲骨文字形,中间是牛,周围是水,表示把牛沉到水中。商代祭祀用牲的方法。本义:没入水中)。
同本义。
【引证】
《广雅》-沈,没也。 、 《周礼·大宗伯》。注:“川泽曰沈。”-以狸沈祭山林川泽。 、 《诗·小雅·箐箐者莪》-泛泛杨舟,载沉载浮。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组词】
石沉大海;沉溺
2.
【闷】
(形声。从心,门声。本义:烦闷;愤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闷,懑也。 、 《易·乾卦》。疏:“谓逃遯避世,虽逢无道,心无所闷。”-遯世无闷。 、 《楚辞·九章·惜诵》-中闷瞀之忳忳。 、 《聊斋志异·促织》-忧闷欲死。
【组词】
闷闷渴渴、 闷怀顿释、 闷恹恹、 闷嗗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