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8:38: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8:38:05
“意气轩昂”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人的精神状态高昂,气概非凡。其中,“意气”指的是人的精神状态和气概,“轩昂”则形容人的姿态高昂、气度不凡。整个成语用来形容人的精神面貌振奋,气宇轩昂,通常用来赞美人的精神状态和气质。
在文学作品中,“意气轩昂”常用来形容英雄人物或领袖的气质,如在历史小说中描述将军或领袖的出场。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那么常用,但在正式的演讲或文章中,它可以用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在专业领域,如军事、政治演讲中,这个词汇可以用来激励士气或表达对某人领导力的赞赏。
同义词:气宇轩昂、英姿飒爽、豪气干云
反义词:萎靡不振、垂头丧气
“意气轩昂”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汉语,其中“意气”一词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如《左传》中就有“意气风发”的用法。而“轩昂”则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人的姿态高昂。这个成语在历史文献中逐渐固定下来,成为形容人精神状态的常用词汇。
在**文化中,“意气轩昂”常与英雄主义和领导力联系在一起,反映了社会对于领袖和英雄人物的期待和赞美。在社会背景中,这个成语也常被用来激励人们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尤其是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
“意气轩昂”这个词汇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那些在逆境中依然保持坚强和乐观的人物形象。它激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保持斗志,不屈不挠。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次团队建设活动中听到领导用“意气轩昂”来形容我们团队的士气和精神状态,这激励我们在接下来的项目中保持高昂的斗志和团队精神。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晨曦初露,少年意气轩昂,踏歌而行,心怀壮志凌云。”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身着军装的将军,昂首阔步,目光坚定,背景是壮丽的山河。在音乐中,可以选择激昂的进行曲,让人感受到那种振奋人心的力量。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pirited and dignified”或“full of vigor and pride”,虽然不完全对应,但传达了类似的积极和高昂的精神状态。
“意气轩昂”这个成语不仅是对人精神状态的赞美,也是一种激励和鼓舞。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提醒我们要保持积极的心态,无论面对什么挑战都要有勇气和决心。通过学和使用这个成语,我更加理解了如何在不同的语境中恰当地表达和传达积极向上的情感。
我见这人身虽寒俭,意气轩昂,模样又好。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7回:“只见一个少年,生得容貌魁伟,~,牵着一匹马。”
1.
【意】
(会意。从心从音。本义:心志。心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意,志也。 、 《春秋繁露·循天之道》-心之所谓意。 、 《史记·项羽本纪》-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 汉·贾谊《过秦论》-通其意。 、 晋·陶渊明《饮酒》-中有真意。 、 明·魏禧《大铁椎传》-不快我意。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无意则已。 、 《齐民要术》-蔡伦立意造纸。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其意深长。
2.
【气】
(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云气蒸腾上升的样子。“气”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云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云者,地面之气,湿热之气升而为雨,其色白,干热之气,散而为风,其色黑。”-气,云气也。 、 《礼记·月令》-天气下降,地气上腾。 、 《考工记·总目》-地有气。 、 《史记·项羽本纪》-望其气。 、 、 清·方苞《狱中杂记》-窗以达气。
【组词】
气朔、 气祲、 气纬、 气晕
3.
【轩】
(形声。从车,干声。本义:中国古代一种前顶较高而有帷幕的车子,供大夫以上乘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轩,曲輈藩车。 、 《声类》-轩,安车也。 、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而乘轩者三百人也。 、 《战国策·宋策》-舍其文轩。 、 扬雄《羽猎赋》。注:“车有轓曰轩。”-俄轩冕。 、 《诗·小雅·六月》-如轾如轩。 、 《通俗文》。按,后重曰轾,前高曰轩。-后重曰轩。 、 《墨子·公输》-舍其文轩。 、 、 《左传·闵公二年》-卫懿公好鹤,鹤有乘轩者。
【组词】
轩服、 轩朱、 轩车、 轩冕
4.
【昂】
(形声。从曰,卬声。本义:仰起,抬起)。
同本义。
【引证】
明·魏学洢《核舟记》-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 《乐府诗集·柳树得春风》-柳树得春风,一低复一昂。
【组词】
昂首、 昂首挺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