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5:58: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5:58:52
“怡悦”是一个汉语词汇,由“怡”和“悦”两个字组成。字面意思是指心情愉快、感到高兴和满足。它传达了一种内心的平和与满足感,通常用来描述人的情感状态。
在文学作品中,“怡悦”常用来描绘人物的内心世界,如“她的脸上洋溢着怡悦的笑容”。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说“听到这个好消息,我感到非常怡悦”。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它可能用来描述一种积极的情绪状态。
同义词:愉快、高兴、欢喜、喜悦 反义词:忧愁、烦恼、痛苦、悲伤
“怡悦”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怡”字有和悦、愉快的意思,“悦”字则直接表示高兴、喜悦。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强调了情感的积极和内在的满足感。
在**文化中,“怡悦”常与和谐、平衡的生活态度相联系。它反映了儒家文化中追求内心平和与外在和谐的理念。
“怡悦”这个词给我带来一种温暖和舒适的感觉,它让我联想到阳光明媚的下午,或是与亲朋好友共度的欢乐时光。
在我的生活中,每当我完成一项挑战或达成一个目标时,我都会感到一种深深的怡悦。这种感觉激励我继续前进。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怡悦”:
阳光洒满小径,
花儿在微风中摇曳,
我心怡悦,
如这春日的温暖。
视觉上,“怡悦”让我想到温暖的色调,如柔和的黄色和粉色。听觉上,它可能与轻快的音乐或笑声相联系。
在英语中,“怡悦”可以对应为“contentment”或“joy”,但“contentment”更强调内心的满足和平静,而“joy”则更强调外在的快乐和兴奋。
“怡悦”这个词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丰富了我的情感词汇,还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表达内心的平和与满足感。通过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欣赏这个词汇所蕴含的文化和情感价值。
1.
【怡】
(形声。从心,台(yí)声。本义:和悦的样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怡,和也。 、 《书·金传》。郑注:“悦也。”-公乃为诗以怡王。 、 《礼记·内则》。注:“悦也。”-下气怡色。 、 《国语·周语》-有庆未尝不怡。 、 《国语》-[亲稚]狗之事大矣,而主之色不怡,何也?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怡然自乐。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心旷神怡。
【组词】
怡心、 怡目、 怡怡、 怡情、 怡魂、 怡养、 怡声、 怡颜、 怡宁
2.
【悦】
(形声。从心,说省声。本作“说”。本义:高兴,愉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系传统论》-悦,犹说也,拭也,解脱也。若人心有郁结能解释之也。
“说”、“悦”古今字。
【引证】
枚乘《七发》-客见太子有悦色也。 、 《孙子》-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 、 《韩非子·喻老》-桓侯又不悦。 、 《三国志·诸葛亮传》-张飞等不悦。 、 《资治通鉴》-权大悦。
【组词】
悦心、 悦情、 悦笑、 悦喜、 悦畅、 悦乐、 悦泽、 心悦诚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