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3:39: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3:39:43
词汇“啖尝”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啖”和“尝”。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啖尝”进行深入分析。
“啖尝”字面意思是指品尝食物,尤其是指细细品味或尝试新的食物。其中,“啖”字有吃、食的意思,而“尝”字则强调尝试、品味。
“啖”字在古代汉语中已有使用,如《说文解字》中解释为“食也”。“尝”字同样古老,意为尝试。两者结合使用,强调了品尝食物的动作和过程。
在**文化中,食物不仅是满足生理需求,更是一种文化体验。因此,“啖尝”一词体现了对食物的尊重和欣赏。
使用“啖尝”时,常带有一种对食物的期待和享受的情感。它让人联想到慢慢品味,享受每一口食物带来的愉悦。
在日常生活中,我常常在尝试新餐厅或新菜式时使用“啖尝”这个词,因为它能准确表达我对食物的细致体验。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月下独酌,啖尝着夜的宁静,每一口都是诗。”
想象一个人在安静的夜晚,轻轻啖尝着一杯热茶,这种场景带来一种宁静和满足的视觉和听觉体验。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avor”或“taste”,但“啖尝”更强调了动作的细致和过程的享受。
“啖尝”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品尝食物的动作,还体现了对食物的尊重和欣赏。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啖尝”可以增加语言的丰富性和表达的细腻度。
1.
【啖】
(形声。从口,炎声。本义:吃,咬着吃硬的或囫囵吞整的食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啖,噍啖也。 、 《广雅》-啖,食也。 、 《荀子·王霸》。注:“并吞之貌。”-啖啖常欲人之有。 、 《太玄·玄莹》。注:“含也。”-啖函启化。 、 《史记·项羽本纪》-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 、 宋·苏轼《食荔枝二首》-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 明·刘基《苦斋记》-茹啖其草木之荑实。
【组词】
啖蔗、 啖啖、 啖指咬舌
2.
【尝】
(形声。从旨,尚声。“旨”,滋味美。本义:辨别滋味,品尝)。
同本义。
【引证】
《礼记·月令》-天子乃以雏尝黍。 、 《礼记·曲礼》-臣先尝之。 、 《论语》-不敢尝。 、 《汉书·礼乐志》-百鬼迪尝。 、 《诗·小雅·甫田》-尝其旨否。
【组词】
尝酒;尝食、 尝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