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5:38: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5:38:17
“断齑块粥”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将切碎的蔬菜和米粥混合在一起。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生活极其简朴,甚至到了贫困的地步。它形象地描述了一种非常节俭的生活方式,通常用来形容人在物质条件极其有限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坚持简朴的生活态度。
在文学作品中,“断齑块粥”常常用来描绘主人公在逆境中的坚韧和节俭,如古代文人墨客在贫困中依然坚持创作。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形容某人的生活非常节俭,或者在讨论节约资源的话题时提及。在专业领域,如经济学或社会学,这个成语可能用来讨论贫困线下的生活状态或节俭的生活方式。
同义词:节衣缩食、粗茶淡饭、艰苦朴素 反义词:锦衣玉食、奢侈浪费、铺张浪费
这些同义词和反义词在描述生活状态和消费态度上有所不同,但都与“断齑块粥”在某种程度上相关联。
“断齑块粥”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古代中国社会中普遍存在的节俭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减少,但在某些文学作品和历史文献中仍然可以看到它的身影。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节俭被视为一种美德。因此,“断齑块粥”这个成语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这种文化价值观。在社会背景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描述那些在经济困难时期依然坚持节俭生活的人。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同情和敬佩。它让人联想到那些在艰苦环境中依然保持坚韧和节俭精神的人。这种联想可能会影响人们对节俭和贫困的看法。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一次自然灾害后看到社区居民如何通过断齑块粥的方式共渡难关。这种经历让我深刻理解了这个成语的实际意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断齑块粥,节俭如诗,岁月静好,坚韧如斯。”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简朴生活的画面,如一位老人在简陋的厨房中煮粥。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轻柔的旋律,如古筝曲,来营造一种宁静而简朴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完全对应的成语,但类似的表达如“节衣缩食”在不同语言中也有相应的表达,如英语中的“live frugally”。
“断齑块粥”这个成语不仅描述了一种生活状态,更体现了一种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在现代社会,尽管物质条件普遍改善,但这个成语依然具有启发意义,提醒我们在生活中保持节俭和坚韧的精神。
1.
【断】
(会意。本义:截断,截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断,截也。 、 《易·系辞下》-断木为杵。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 《韩非子·说林下》-公孙弘断发而为越王骑。 、 《韩非子·用人》-是断手而续以玉也,故世有易身之患。
【组词】
断梗、 断金、 断袖、 断颡、 断袖之宠、 断头话、 断裳
2.
【齑】
捣碎的姜、蒜或韭菜碎末儿。
【引证】
韩愈《送穷文》-太学四年,朝齑暮盐。
【组词】
齑盐、 齑盐运、 齑盐布帛、 齑盐自守
3.
【块】
(形声。从土,鬼声。字本作“凷”,是个会意字,表示土块装在筐器之中。后来写作“塊”,变成了形声字,现在简化为“块”。本义:土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张舜徽注:“凵象盛土之器,而土在其中也。”-凷,墣也。从土,一屈象形。 、 《一切经音义》引《说文》-凷,坚土也。 、 《仪礼·丧服传》。释文:“土也。”-寝苫枕块。 、 《庄子·齐物论》-大块噫气。 、 《文选 ·张华诗》。注:“谓地也。”-大块禀群生。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石块丛起则历。
【组词】
块阜、 块苏、 块山
4.
【粥】
(形声。字本作“鬻”。从鬻(古文“鬲”字),米声。鬲,古烹饪器。本义:稀饭) 同本义。
【引证】
《广雅》-粥,驙也。 、 《礼记·檀弓》。疏:“厚曰驙,稀曰粥。”-驙粥之食。 、 《晋书·石崇传》-崇为客作豆粥。 、 《战国策·赵策》-恃粥耳。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粥以糊口。
【组词】
粥饭僧、 粥鼓、 弱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