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2:01: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2:01:50
“巧舌头”这个词汇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说话巧妙、机智,能够巧妙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者在辩论中能够巧妙地反驳对方。它强调的是说话的技巧和智慧,而非仅仅是口才好。
在文学作品中,“巧舌头”可能用来形容一个角色在社交场合中的机智应对,或者在辩论中的巧妙言辞。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用来称赞某人的说话技巧,或者在批评某人时暗示其言辞过于狡猾。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政治辩论中,这个词可能用来描述一个律师或政治家的辩论技巧。
同义词:
反义词:
“巧舌头”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巧”和“舌头”两个词组成。在**传统文化中,舌头常常被视为言语的象征,而“巧”则表示技巧和智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被用来形容那些说话技巧高超的人。
在**文化中,善于言辞往往被视为一种才能。在古代,能言善辩的人常常能在政治和社交场合中取得优势。因此,“巧舌头”这个词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对言辞技巧的重视。
“巧舌头”这个词汇给我的情感反应是正面的,它让我联想到那些能够在复杂情境中巧妙应对的人。这种能力不仅体现了智慧,也体现了对语言的掌控能力。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遇到过一个朋友,他的言辞总是能够巧妙地化解尴尬的局面,他的这种能力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巧舌头”的魅力。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巧舌头”:
春风拂面,巧舌头轻启,
言辞如蜜,化解寒冬的冰。
智慧之光,在唇间跳跃,
巧舌如剑,刺破虚伪的幕。
在视觉上,“巧舌头”可能让我联想到一个充满智慧的面孔,眼神中透露出机敏和洞察力。在听觉上,它可能让我联想到流畅而有力的言辞,如同音乐般悦耳。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silver-tongued”,用来形容那些说话技巧高超的人。这个词汇在西方文化中也有类似的正面含义。
“巧舌头”这个词汇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也让我更加欣赏那些能够巧妙运用语言的人。通过学和分析这个词汇,我更加理解了语言的力量和魅力。
1.
【巧】
(形声。从工,丂(kǎo)声。“工”有精密、灵巧义。本义:技艺高明、精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巧,技也。 、 《墨子·贵义》-利于人,谓之巧。 、 《庄子·天道》-刻雕众形,而不为巧。 、 马融《长笛赋》-工人巧士。 、 明·魏学洢《核舟记》-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组词】
巧思、 巧工、 巧任、 精巧;工巧、 巧夺天孙、 巧舌、 巧便、 小巧、 手巧
2.
【舌】
(会意。从干,从口。本义:舌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舌,在口所以言也,别味也。从干,从口,会意。言犯口而出,食犯口而入也。 、 《易·说卦》-兑为口舌。 、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心在窍为舌。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组词】
舌举、 舌挢不下、 舌刺刺、 舌敞唇穿、 舌簧、 舌干唇焦
3. 【头】 名词后缀。 方位词后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