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17: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17:43
“养人”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有两个基本含义:
“养人”一词源远流长,其基本含义在古代汉语中已有体现,如《诗经》中就有“养我育我”的表述。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丰富,特别是在现代汉语中,更多地强调了对身心健康的积极影响。
在文化中,“养人”常常与养生、长寿等概念联系在一起,反映了人对健康和长寿的重视。在社会背景中,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养人”的概念也更加受到重视。
“养人”这个词汇给人以温暖、关怀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健康、舒适和安宁的生活环境。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养人”来形容一个地方的气候或食物对健康的好处,例如,“这里的水果很养人,多吃有益健康。”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春风拂面,绿意盎然,这片土地养人心灵,岁月静好。”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宁静乡村风光的画面,人们在这片土地上安居乐业,享受着自然的滋养。听觉上,可以联想到轻柔的风声和鸟鸣,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在英语中,“养人”可以对应为“nourishing”或“beneficial to health”,虽然在表达上有所不同,但核心含义相似,都强调了对健康的积极影响。
“养人”这个词汇在中文中具有丰富的内涵,不仅指物质上的供养,更强调了对身心健康的积极影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恰当使用这个词汇,可以更准确地传达对健康和生活的关怀。
1.
【养】
(形声。从食,羊声。本义:饲养)。
供养,奉养;抚育。
【引证】
《说文》。古文从攴,未详。疑厮养作此字。-养,供养也。 、 《礼记·郊特牲》-凡食养阴气也,凡饮养阳气也。 、 《荀子·礼论》-殳能生之不能养之。 、 《韩非子·五蠹》-养不亏。 、 、 《韩非子·五蠹》-不食力而养足。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养公姥。 、 、 《史记·魏公子列传》-归养。 、 宋·王安石《伤仲永》-以养父母。
【组词】
养娇囡、 养家人、 养济院
2.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