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9:03: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9:03:36
两极分化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事物或现象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两个极端的趋势或状态。基本含义是指在某个领域或社会中,人们的观点、态度、财富、地位等出现明显的两极对立,即一部分人或群体向一个极端集中,而另一部分人或群体向另一个极端集中。
在不同的语境下,“两极分化”可以有不同的应用: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强调的侧重点不同,例如“极端化”更强调向极端发展的过程,而“分化”则可能涵盖更广泛的分裂现象。
“两极分化”这个词汇源于对地理学中“两极”概念的借用,后来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领域,用以描述社会现象中的两极对立状态。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词汇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涵盖了更多的领域和现象。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两极分化”可能与社会不平等、阶级对立、意识形态冲突等问题紧密相关。例如,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经济的两极分化可能导致社会不稳定和冲突。
这个词汇可能带有一种负面情感,因为它通常与社会矛盾、冲突和不平等相关联。它可能引发人们对社会正义、公平分配等问题的思考和讨论。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遇到过关于消费观念的两极分化现象,例如有些人追求极简生活,而有些人则追求奢华消费。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两极分化的世界里,/ 一边是寒冷的孤独,/ 一边是炽热的喧嚣。”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贫富差距的画面,一边是豪华的别墅,一边是简陋的棚户区。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旋律对比强烈的曲子,来表达两极分化的感觉。
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可能会有类似的词汇来描述这种现象,例如英语中的“polarization”,德语中的“Polarisierung”。这些词汇在各自的文化中也有类似的使用情况和含义。
通过对“两极分化”这个词汇的深入学习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描述社会现象中的重要性。这个词汇不仅帮助我更准确地表达社会中的对立和分歧,也促使我思考如何在个人和社会层面促进更加和谐的发展。
一条是公有制经济始终占主体地位,一条是发展经济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始终避免两极分化。
1.
【两】
(会意。从一,兩平分。兩亦声。本义:二十四铢为一两)。
同本义 16两为1斤。今市制折合国际单位制0。05千克,十钱一两,十两一斤。
【引证】
《说文》-两,二十四铢为一两。 、 《汉书·律历志上》-衡权…本起于黄钟之重。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两者,两黄钟律之重也。
2.
【极】
(形声。从木,亟声。本义:房屋的正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屋之正中至高处。-極,栋也。 、 《汉书·天文志》-万载宫极。 、 《庄子·则阳》。司马注:“屋栋也。”-有夫妻臣妾登极。 、 《后汉书·蔡茂传》-茂初在广汉,梦坐大殿,极上有三穗禾,茂跳取之,得其中穗,辄复失之。
3.
【分】
所分之物,整体中的一部分。
【引证】
《孙子·谋攻》-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城之灾也。
【组词】
股分;部分;分资、 分例、 分均
分际,合适的界限。
【引证】
《水浒传》-两个正斗到分际。
【组词】
分际、 分直
4.
【化】
用掉、耗费。 同: 花
【组词】
化钱、 化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