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19 21:46: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19 21:46:49
词汇“养乱”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其可能的含义和用法出发。
“养乱”字面意思是指培养或助长混乱、无序的状态。它通常带有负面含义,指的是有意或无意地导致秩序的破坏或混乱的加剧。
由于“养乱”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文学、口语和专业领域中的使用都非常有限。在某些特定的历史或政治语境中,可能会使用到这个词,比如描述某个政策或行为导致了社会秩序的混乱。
由于“养乱”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关于其词源和演变的信息较少。它可能是由“养”和“乱”两个字组合而成,表示培养或助长混乱的状态。
在某些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下,“养乱”可能被用来批评某些政策或行为,特别是在政治或社会秩序方面。
“养乱”这个词通常会带给人负面的情感反应,因为它涉及到秩序的破坏和混乱的加剧,这通常是不受欢迎的。
由于“养乱”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遇到与该词汇直接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将“养乱”作为一个象征性的词汇,用来描述某种破坏性的力量或行为。
由于“养乱”涉及到混乱和无序,可能会联想到杂乱无章的画面,或者是嘈杂混乱的声音。
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可能会有类似的表达来描述培养或助长混乱的状态,但具体的词汇和用法可能会有所不同。
“养乱”这个词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提供了一个视角来理解秩序的破坏和混乱的加剧。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语言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1.
【养】
(形声。从食,羊声。本义:饲养)。
供养,奉养;抚育。
【引证】
《说文》。古文从攴,未详。疑厮养作此字。-养,供养也。 、 《礼记·郊特牲》-凡食养阴气也,凡饮养阳气也。 、 《荀子·礼论》-殳能生之不能养之。 、 《韩非子·五蠹》-养不亏。 、 、 《韩非子·五蠹》-不食力而养足。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养公姥。 、 、 《史记·魏公子列传》-归养。 、 宋·王安石《伤仲永》-以养父母。
【组词】
养娇囡、 养家人、 养济院
2.
【乱】
(会意。金文字形,象上下两手在整理架子上散乱的丝。是“乱”的本字。本义:理丝)。
同本义。
【引证】
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人以一手持丝,又一手持互以收之,丝易乱,以互收之,则有条不紊,故字训治训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