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22: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22:21
游牧:字面意思是指一群人或动物为了寻找食物、水源或更好的生活条件,不断地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通常与草原、沙漠或山地等自然环境相关,依赖于畜牧业,如养牛、羊、马等。
游牧一词源自古代汉语,最初用来描述那些没有固定居所,依靠畜牧为生的人群。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逐渐扩展,不仅指代实际的游牧生活,也用来形容那些喜欢自由、不断变化的生活方式的人。
在许多文化中,游牧民族被视为勇敢、坚韧和自由的象征。他们的生活方式对环境有深刻的依赖,同时也对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蒙古的游牧民族在历史上以其骑射技术和游牧文化而闻名。
游牧这个词往往让人联想到广阔的草原、蓝天白云和自由奔放的生活。它激发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同时也让人思考现代社会中固定生活方式的局限性。
在我的旅行经历中,我曾经遇到过一群游牧民族,他们热情好客,生活方式简单而纯粹。这次经历让我对游牧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尊重。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游牧”:
在无垠的草原上,
游牧的灵魂自由飞翔,
追逐着风的脚步,
拥抱每一寸土地的温暖。
视觉:想象一片广阔的草原,一群羊群在牧羊人的带领下缓缓移动,天空是湛蓝的,云朵像棉花糖一样飘浮。 听觉:可以是一首轻快的马头琴曲,或者是风吹过草原的沙沙声,伴随着牧羊人的歌声。
在英语中,“nomad”对应“游牧”,这个词在西方文化中也有类似的含义,指代那些没有固定居所,四处迁移的人群。不同文化中对游牧生活的理解和描述可能有所不同,但都强调了自由和与自然的紧密联系。
游牧这个词不仅描述了一种生活方式,也象征着自由和对自然的依赖。在学习语言和表达中,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文化背景和情感内涵,从而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
1.
【游】
(形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游,旌旗之流也。 、 《诗·长发》-为下国缀旒。 、 《左传·桓公十二年》-鞶厉游缨,昭其数也。
2.
【牧】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牛,从攴(pū),表示手拿棍棒牧牛(羊)。本义:放牧牲畜)。
同本义。
【引证】
《周礼·牧人》-掌牧六牲。 、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注:“牛曰牧。”-谁扞牧圉。 、 《列子·黄帝》。注:“养禽兽之长也。”-周宣王之牧正。 、 《诗·小雅·无羊》-牧人乃梦。 、 《尔雅》-郊外谓之牧。 、 《汉书·李广苏建传》-使牧羝。 、 、 唐·柳宗元《童区寄传》-郴州荛牧儿。 、
【组词】
牧所、 牧苑、 牧子、 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