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02: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02:14
焚灼(fén zhuó)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用火焚烧或灼烧。基本含义是指通过高温或火焰对物体进行破坏或改变其状态的行为。
“焚灼”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焚”字意为烧,而“灼”字意为烧伤或烧焦。在古代文献中,如《诗经》中已有使用“焚”字的记录。随着时间的推移,“焚灼”逐渐被用来形容更加强烈的烧毁行为。
在文化中,火常被视为一种净化和重生的象征。因此,“焚灼”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象征着从旧到新的转变,如在某些仪式中焚烧旧物以迎接新生活。
“焚灼”一词常带有一种破坏性和不可逆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灾难、痛苦和失去。它也可能引发对生命力和重生的思考。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会有关于火灾或高温处理物品的记忆,这些经历可能会加深对“焚灼”这一词汇的理解和感受。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烈火焚灼了夜的寂静,星辰在灰烬中重生。”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scorch”或“burn”,它们在描述高温或火焰造成的破坏时与“焚灼”有相似的含义。
“焚灼”是一个富有情感和象征意义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物理上的破坏,也触及了文化和心理层面。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1.
【焚】
(会意。从火,从林。甲骨文字形,象火烧丛木。古人田猎,为了把野兽从树林里赶出来,就采用焚林的办法。本义:烧山)。
用火烧山林宿草。
【引证】
《说文》-焚,烧田也。 、 《公羊传·桓公七年》。传:“焚之者何,樵之也;樵之者何,以火攻也。”-焚咸丘。 、 《韩非子·难一》-焚林而田。
2.
【灼】
(形声。从火,勺声。本义:烧,灸)。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灼,炙也。 、 《诗·节南山》笺-皆忧心如火灼烂之矣。 、 《史记·龟策传》-征丝灼之。 、 《淮南子·泛论》-不可灼也。 、 《楚辞》-唐虞点灼而毁议。 、 《书·洛诰》-无若火始焰焰,厥攸灼叙,弗其绝。
【组词】
灼艾、 灼臂落发、 灼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