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34: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34:39
词汇“探候”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探”和“候”。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探候”字面意思是通过观察或询问来了解情况。基本含义是指为了获取信息或了解某人的状况而进行的探访或问候。
“探”字古已有之,原意为用手或工具深入内部以获取或检查。“候”字则有等待、观察之意。两者结合,形成了“探候”这一词汇,强调通过观察和询问来了解情况。
在**文化中,“探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和尊重,尤其是在家庭和社交关系中,定期探候长辈或朋友被视为一种美德。
“探候”一词给人以温暖和关怀的情感反应,联想到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和相互支持。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通过电话或亲自探候远方的亲友,这种行为不仅让我感到满足,也加深了我们之间的关系。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探候”:
春风拂面,我携一束鲜花,
探候那久别的故园。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人手持鲜花,走进一家医院,探候病床上的亲人。背景音乐可以是温馨的钢琴曲,营造出一种关怀和希望的氛围。
在英语中,“探候”可以对应为“visit”或“check on”,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意义相似,都是指为了关心和了解某人而进行的行动。
通过对“探候”这一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意义。这个词汇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更加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和问候。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灵活地运用这一词汇,以传达更多的情感和关怀。
1.
【探】
(形声。从手,罙(shēn)声。本义:摸取)。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远取犹深取也。-探,远取之也。 、 《尔雅》。注:“摸取也。”-探,取也。 、 《铨言》。注:“捉筹也。”-必探筹而定分。 、 《书·多方》-则惟尔多方探天之威。 、 《论语·季氏》-见不善如探汤。 、 《荀子·君道》-不待探筹投钩而公。 、 《列子·汤问》-日中如探汤。 、 《聊斋志异·促织》-探石发穴。
【组词】
探丸、 探囊
2.
【候】
(形声。古文作“矦”。从人,侯声。本义:守望;侦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矦,伺望也。 、 《广雅·释诂三》-矦,覗也。 、 《周礼·遗人》。注:“楼可以观望者也。”-市有候馆。
【组词】
候馆、 候楼、 侯遮、 候徼、 候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