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26: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26:46
词汇“本立”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有限的资料中提取信息。
“本立”的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根本确立”或“基础建立”。它强调的是某个事物的基础或根本已经稳固建立起来。
由于“本立”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形容某个理论、制度或组织的根本已经确立。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几乎不会出现。在专业领域,如哲学、政治学或社会学中,可能会用来讨论某些基本原则或基础理论的确立。
“本立”由两个汉字组成,“本”意味着根本、基础,“立”意味着建立、确立。在古代汉语中,“本立”可能用来形容某个事物的根本已经确立。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逐渐降低,现代汉语中很少使用。
在**的传统文化中,强调“本立”可能与儒家思想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有关,强调个人或组织的根本和基础的重要性。
“本立”给人一种稳固、可靠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坚实的基础和稳固的发展。
在个人生活中,可能会在讨论某个长期目标或计划时使用“本立”,强调其基础已经稳固。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本立”来形容某个理念或情感的稳固基础: “在岁月的长河中,我们的爱本立不移。”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座稳固的建筑物,象征着“本立”;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节奏稳定、旋律坚定的乐曲,来表达“本立”的感觉。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找到类似的表达,如英语中的“firmly established”或“solid foundation”。
“本立”虽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它强调了基础和根本的重要性,这在任何语言和文化的讨论中都是核心概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深化对语言深层含义的把握。
1.
【本】
(指事。小篆字形,从“木”,下面的一横是加上的符号,指明树根之所在。本义:草木的根或靠根的茎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本,木下曰本。 、 《诗·大雅·荡》-本实先拨。 、 《左传·昭公元年》-木水之有本原。 、 《国语·晋语》-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 、 《论衡·吉验》-是岁,有禾生景天中,三本一茎九穗。 、 唐·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组词】
水有源,木有本;本干
2.
【立】
(会意。甲骨文象一人正面立地之形。本义:笔直的站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立,侸也。 、 《易·恒》-君子以立不易方。 、 《史记·项羽本纪》-哙遂入,披帷西乡立。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持璧却立。 、 《韩非子·喻老》-立有间。 、 宋·欧阳修《归田来》-卖油翁释担而立。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或立或卧。
【组词】
挺立、 坐立不安;把电线杆立起来;肃立、 立托、 立容、 立戟、 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