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3:10: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3:10:23
“升堂有余”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登上厅堂还有余力,比喻才能或学识超出一般人,游刃有余。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的才能或学识非常出众,处理事情轻松自如,有余力。
在文学作品中,“升堂有余”常用来赞美某人的才华或能力。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夸奖某人在某个领域的表现非常出色。在专业领域,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专家或学者在其研究领域的深厚造诣。
“升堂有余”这个成语的出处不详,但它反映了古代**社会对才能和学识的高度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不变,仍然用来形容人的才能或学识超出常人。
在传统文化中,才能和学识被视为重要的个人品质。因此,“升堂有余”这个成语在社会中被广泛使用,用来赞美那些在某个领域表现出色的人。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让人联想到那些在各自领域中表现出色、轻松应对挑战的人。它鼓励人们追求卓越,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学识。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曾遇到过一位同事,他在项目管理方面表现出色,总能轻松应对各种挑战,我曾用“升堂有余”来形容他的能力。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才华横溢如星辰,
升堂有余显真身。
琴棋书画皆精通,
世间少有此等神。
想象一位音乐家在舞台上轻松演奏复杂的乐曲,观众为之倾倒,这种场景可以很好地体现“升堂有余”的意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more than capable”或“beyond the ordinary”,但这些表达没有“升堂有余”那种文化底蕴和诗意。
“升堂有余”这个成语不仅是对个人才能的赞美,也是对追求卓越的鼓励。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是一个有力的工具,可以帮助我更准确地表达对他人才华的赞赏。
使贾谊见孔子,升堂有余矣。
1.
【升】
(象形。本义:容器名。一斗的十分之一)。
容量单位。
【引证】
《说文》。按,十合也。-升,十龠也。从斗,亦象形。 、 《小尔雅》-两匊谓之升。 、 《诗·唐风·椒聊》-蕃衍盈升。
2.
【堂】
(形声。从土,尚声。“尚”有“高”义。本义:殿堂。高于一般房屋,用于祭献神灵、祈求丰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古曰堂,汉以后曰殿。古上下皆称堂,汉上下皆称殿。至唐以后,人臣无有称殿者矣。”-堂,殿也。 、 《说文古本考》-殿,堂之高大者也。 、 《书·顾命》-立于西堂。 、 礼记·檀弓》。注:“堂形四方而高。”-吾见封之若堂者矣。 、 《孟子·梁惠王上》-王坐于堂上。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燕坐于华堂之上。 、 明·刘基《卖柑者言》-观其坐高堂。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华堂旅会。
【组词】
堂上、 堂下、 堂宇、 堂事、 堂阶、 堂阁、 堂廉
3. 【有】
4.
【余】
(形声。从食,余声。本义:饱足)。
饱足。足食得饱。
【引证】
《说文》-余,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