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53: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53:29
年暮: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接近年末或年老的状态。它通常用来描述时间的流逝,特别是指一年中的晚期,或者人的晚年。
“年暮”一词源于古代汉语,由“年”和“暮”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文学中,它常用来形容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晚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指时间的末尾,也指人生的晚年。
在**文化中,“年暮”常常与传统节日如春节联系在一起,因为春节标志着一年的结束和新年的开始。此外,它也与尊敬老人的传统价值观相关,因为“年暮”往往意味着人生的晚年阶段。
“年暮”这个词带有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感慨,让人联想到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它提醒人们珍惜时间,同时也引发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和反思。
在我的生活中,每当年暮来临,我总会感到一种莫名的感慨。无论是看到树叶逐渐凋零,还是感受到天气的转凉,都会让我意识到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年暮”:
年暮的钟声,悠扬而深沉,
回荡在岁月的长河中。
每一声敲击,都是对过往的告别,
每一缕余晖,都是对未来的期许。
在英语中,“年暮”可以对应为“year's end”或“old age”。在不同的文化中,对时间的流逝和晚年的态度可能有所不同,但都带有对生命和时间的深刻思考。
通过对“年暮”这个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和意义。它不仅是一个描述时间的词汇,也是一个引发人们深思和感慨的符号。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提醒我要珍惜时间,思考生命的意义。
1.
【年】
(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禾”,下面是“人”,禾谷成熟,人在负禾。小篆字形,从禾,千声。本义:年成,五谷成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秊,谷熟也。 、 《谷梁传·桓公三年》-五谷皆熟为有年也。 、 《谷梁传·宣公十六年》-五谷大熟为大有年。 、 《诗·周颂·丰年》-丰年多黍多秊。 、 《左传·桓公二年》。疏:“年训为稔。”-有年。 、 《书·多士》-尔厥有干,有年于芘洛。
2.
【暮】
(形声。从日,莫声。古字作“莫”,像太阳落到草丛中,表示天将晚。“暮”为后起字。本义:日落时,傍晚)。
同本义。
【引证】
《论衡·明雩》-暮者,晚也。 、 《庄子·齐物论》-朝三而暮四。 、 《楚辞·离骚》-恐美人之迟暮。 、 《乐府诗集·木兰诗》-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 《韩非子·难一》-今朝至,暮变。 、 宋·苏轼《石钟山记》-至莫夜月光明。 、 唐·杜甫《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组词】
暮天、 暮雨、 暮途、 暮烟、 暮暮、 暮鼓、 暮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