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3:35: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35:29
年杪(niánmò)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年末”,指的是一年中的最后一段时间,通常是指12月份或者农历年的最后一个月。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更多出现在书面语或文学作品中,给人一种文雅、古典的感觉。
在文学作品中,“年杪”常用来营造一种岁末年终的氛围,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或对新一年的期待。在口语中,人们更倾向于使用“年底”或“年末”,因为这些词汇更加通俗易懂。在专业领域,如财务报告或年度总结中,“年杪”也可能被用来指代一年的结束。
同义词:年末、年底、岁末 反义词:年初、岁首
这些同义词在日常使用中更为常见,而“年杪”则带有一定的文学色彩和古典韵味。
“年杪”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年”指的是一年,“杪”原意为树梢,引申为末端。在古代文献中,“年杪”常用来指代一年的末尾。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有所下降,但在某些文学作品和正式文书中仍可见其身影。
在**文化中,年末是一个重要的时刻,人们会进行各种庆祝活动,如春节、元宵节等。在这些节日中,人们会回顾过去一年的经历,展望新的一年,表达对家庭和未来的美好祝愿。
“年杪”这个词给人一种温馨、怀旧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家庭团聚、岁月的流逝和新的开始。在使用这个词汇时,人们往往会带着一种对过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
在我的生活中,每当年杪来临,我总会抽出时间回顾过去一年的成长和收获,同时为新的一年制定计划和目标。这个词汇提醒我时间的宝贵,激励我不断前进。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年杪”:
年杪的钟声,轻轻敲响,
岁月的河流,缓缓流淌。
星光下的誓言,静静守望,
新年的希望,悄悄绽放。
想象一幅画面:在年杪的夜晚,一家人围坐在火炉旁,窗外飘着雪花,屋内温暖而宁静。背景音乐是悠扬的钢琴曲,营造出一种温馨而怀旧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year-end”或“end of the year”,但这些表达缺乏“年杪”所带有的文学和古典韵味。不同文化中对年末的庆祝方式和意义也有所不同,但普遍都包含了对过去的回顾和对未来的期待。
通过对“年杪”这个词汇的学和分析,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它在汉语中的独特地位和文化内涵。这个词汇不仅是一个时间节点的标记,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和文化的传承。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注重词汇的深层含义和文化背景,以丰富我的语言表达能力。
1.
【年】
(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禾”,下面是“人”,禾谷成熟,人在负禾。小篆字形,从禾,千声。本义:年成,五谷成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秊,谷熟也。 、 《谷梁传·桓公三年》-五谷皆熟为有年也。 、 《谷梁传·宣公十六年》-五谷大熟为大有年。 、 《诗·周颂·丰年》-丰年多黍多秊。 、 《左传·桓公二年》。疏:“年训为稔。”-有年。 、 《书·多士》-尔厥有干,有年于芘洛。
2.
【杪】
(形声。从木,少声。本义:树枝的细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杪,木标末也。 、 《通俗文》-树锋曰杪。 、 司马相如《上林赋》-偃蹇杪颠。 、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或在木杪。
【组词】
杪颠、 杪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