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3:17: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3:17:50
宋应星(1587年—约1*年),字长庚,江西奉新人,明朝著名科学家、工程师和思想家。他是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的作者,该书详细记录了当时的农业、手工业技术以及各种机械装置,被誉为“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在文学语境中,宋应星可能被提及作为《天工开物》的作者,用以展示**古代科技的成就。在口语和专业领域,提及宋应星通常是为了讨论他的科学贡献或《天工开物》中的具体技术。
宋应星的名字和生平在**科技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名字“应星”可能寓意着他对天文学和星象学的兴趣,而他的主要成就《天工开物》则体现了他在工程和技术领域的深厚造诣。
宋应星生活在明朝晚期,这是一个科技和文化都有显著发展的时期。他的著作《天工开物》不仅反映了当时的技术水平,也体现了明朝社会对实用技术的重视。
提及宋应星,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的科技辉煌和工匠精神。他的著作《天工开物》激发了对传统工艺和技术的尊重和保护的情感。
在日常生活中,了解宋应星和《天工开物》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的科技成就,并在现代科技发展中寻找传统与创新的结合点。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星辰指引夜航人,宋应星笔下开物, 古技今用传千载,匠心独运耀中华。”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学者在古籍堆中翻阅《天工开物》,旁边是各种古代机械模型,背景音乐是古筝的悠扬旋律,这样的场景能够很好地传达宋应星的文化和科技贡献。
在西方,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宋应星这样专注于实用技术的科学家,但可以与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相比较,他们都致力于将艺术与科学结合,推动技术的发展。
宋应星不仅是*科技史上的重要人物,也是全球科技发展史上的宝贵财富。他的《天工开物》不仅记录了古代技术,也启发了后世对科技与文化的深入思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宋应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科技词汇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1.
【宋】
(会意。从宀(mián),从木。表示房屋周围有树木。本义:定居)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此义未见经传,名子者不以国,而鲁定公名宋,则必取其本义也。”-宋,居也。 、 《左传·宣公四年》-郑公子宋字子公。
周代诸侯国名。
【引证】
《三国演义》-桓帝时,有黄星见于楚、宋之分。 、 《墨子·公输》-吾在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
2.
【应】
应和,响应。
【引证】
《国语·晋语》-龟往离散以应我。 、 《战国策·齐策》-齐王不应。 、 《吕氏春秋·顺说》-宋王无以应。 、 《韩非子·喻老》-桓侯不应。 、 《列子·汤问》-河曲智叟无以应。 、 《史记·陈涉世家》-佣者笑而应。 、 《史记·陈涉世家》-宜多应者。 、 、 汉·贾谊《过秦论》-云集响应。 、 《资治通鉴·唐纪》-应者近万人。 、 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金色而玉应。 、 《聊斋志异·促织》-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组词】
一呼百应;里应外合;应口、 应昂、 应嘴、 应响、 应机赴节、 应合、 应佛僧、 应令
受;接受。
【引证】
《南史·虞荔传》-迫切不得已,乃应命至都。
【组词】
应事、 应役、 应供、 应约
3.
【星】
(象形。从晶,生声。晶象形。本义:星星)。
同本义 宇宙间发射或反射光的天体。
【引证】
《说文》。按,散文则统谓之星,对文则五纬为星,二十八宿为辰。-星,万物之精,上为列星。 、 《书·尧典》-日月星辰。 、 《书·洪范》。郑注:“星,五星也。”-四曰星辰。 、 《荀子》-列星随旋,日月递炤。(炤:照耀)
【组词】
星筹、 星霜、 星桥、 星布、 星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