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23: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23:14
猿惊鹤怨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猿猴受到惊吓,鹤发出哀怨的叫声。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环境荒凉,气氛凄凉,或者形容人们因某种原因而感到悲伤和不满。
在文学作品中,猿惊鹤怨 常用来描绘荒凉的山林或废弃的宫殿,营造一种凄凉的氛围。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描述某些特定情境时,如历史剧或古风小说中,它能够很好地传达出特定的情感和氛围。
猿惊鹤怨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显然与**古代文学中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有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下来,成为描述荒凉和凄凉情境的常用词汇。
在文化中,猿和鹤都有其特定的象征意义。猿猴常被视为机智和灵活的象征,而鹤则象征着长寿和优雅。因此,猿惊鹤怨** 这个成语不仅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描述,也反映了人们对特定情感和氛围的追求和表达。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悲伤和凄凉。它让我联想到荒废的古迹和被遗忘的历史,以及那些在变迁中失去的东西。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次旅行中看到一个废弃的古村落,那里的景象让我想起了猿惊鹤怨 这个成语,它很好地描述了那种荒凉和凄凉的感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荒山古道,猿惊鹤怨,
岁月无声,遗迹斑斑。
风起云涌,往事如烟,
独留此景,诉说千年。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荒山古寺的画面,猿猴在树间跳跃,鹤在空中哀鸣。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古风音乐,如古筝或笛子的旋律,来增强这种凄凉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成语,但类似的表达可以通过不同的词汇和意象来实现,如英语中的 "desolate" 或 "bleak",也能传达出类似的荒凉和凄凉的感觉。
猿惊鹤怨 这个成语在*语言和文化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它不仅仅是一个描述自然景物的词汇,更是一种情感和氛围的表达。通过对这个成语的学和分析,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它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性和灵活性。
1.
【猿】
(形声。从犬,袁声。猿似犬,故从犬。本义:灵长类动物,形态与猴相似)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通常写作“猨、猿”。-蝯善援,禺属。 、 《考工记·总目》。注:“貉或为猨。谓善缘木之猨也。”-貉逾汶则死。 、 《诗·小雅·角弓》。传:“猱,猨属。”-毋教猱升木。 、 《庄子·天地》-猿狙之便自山林来。 、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猿之所以寿者,好引其末,是故气四越。
【组词】
猿猴献果、 猿狖、 猿眩、 猿臂
2.
【惊】
(形声。从马,敬声。本义:马受惊)。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驚,马骇也。 、 《战国策·赵策一》-襄子至桥而马惊。
【组词】
惊嘶、 惊尘、 惊镳
3.
【鹤】
(形声。从鸟,隺(hè)声。本义:鹤科各种类鸟的统称,皆为大型涉禽)同本义 ,包括一小组体高的涉禽,外形如鹭但构造较接近于秧鸡,通常大于鹭,与鹭不同的是有分裂的颅骨,羽毛更紧密,部分秃顶,嘴较钝并在近中央处有较大鼻孔,后趾向上抬起。
【引证】
《广韵》-鹤,似鹄长喙。 、 《诗·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皋。 、 《楚辞·刘向·九叹·远游》-腾群鹤于瑶光。
【组词】
鹤音、 鹤侣、 鹤唳、 鹤胫、 鹤语
4.
【怨】
(形声。从心,夗(yuàn)声。本义:怨恨;仇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怨,恚也。 、 《论语》。皇疏:“恨也。”-曰怨乎。 、 《贾子道术》-施行得理,谓之德。反德为怨。 、 《淮南子·说山》-不怨人取之。 、 《汉书·李广苏建传》-天子甚怨。 、 清·黄宗羲《原君》-人怨恶其君。 、 清·张廷玉《明史》-怨颇兴。 、 孙文《序》-怨愤所积。
【组词】
怨怅、 怨谤、 怨恶、 怨艾、 怨詈、 恩怨、 宿怨、 怨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