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6:53: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6:53:14
指鸡骂狗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表面上指责鸡,实际上是在骂狗。这个成语用来形容说话或做事时,表面上针对一个对象,实际上却是针对另一个对象,即用一种隐晦或间接的方式表达不满或批评。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用于描绘人物的狡猾或不直接表达真实意图的情景。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它来描述某人说话拐弯抹角,不直接点明问题的行为。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沟通学,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分析非直接沟通的策略和效果。
同义词:含沙射影、借题发挥、旁敲侧击 反义词:直言不讳、开门见山、单刀直入
这些同义词和反义词在表达直接性与间接性上有所不同,指鸡骂狗强调的是通过看似无关的行为或言语来表达真实意图。
这个成语的具体词源不详,但它反映了汉语中对于间接表达和隐喻使用的文化偏好。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范围和含义可能有所扩展或变化,但其核心意义——通过表面行为来表达深层意图——保持不变。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直接冲突或公开批评被视为不礼貌或不圆滑的行为。因此,指鸡骂狗这种间接表达不满的方式在某些社会和文化背景下被认为是更为得体和策略性的沟通方式。
这个成语可能引起人们对狡猾、不诚实或复杂人际关系的负面情感反应。它也可能让人联想到需要解读他人真实意图的复杂社交场合。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遇到过需要使用或识别指鸡骂狗的情况。例如,在职场中,有时为了避免直接冲突,人们会选择这种间接的沟通方式。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春风拂面笑颜开,指鸡骂狗心机藏。”
想象一个场景:一个人在院子里大声责骂鸡,但眼神却时不时瞟向旁边的狗,这种视觉和听觉的对比可以很好地体现指鸡骂狗的含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kicking the cat”(踢猫),意味着将愤怒或不满发泄在无关或较弱的一方,这与指鸡骂狗有相似的隐喻意义。
指鸡骂狗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用来描述和理解间接沟通的复杂性。了解和识别这种沟通方式对于有效的人际交往和冲突解决至关重要。
李大嫂子,别指鸡骂狗,倒是谁白吃白喝?
你有话直说好了,用不着指鸡骂狗。
1.
【指】
手指。手掌的五个终端部分之一。
【引证】
《说文》-指,手指也。 、 《庄子·骈拇》-骈拇枝指。 、 《荀子·儒效》-是犹伛身而好升高也,指其顶者愈众。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指如削葱根。 、 唐·白居易《卖炭翁》-两鬓苍苍十指黑。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以指叩门。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组词】
指下、 伸手不见五指;屈指可数;指甲,指爪、 指尺、 指掌、 指语
足指也叫做指。
【引证】
《史记·高祖本纪》-乃扪足曰:“虏中吾指。”
2.
【鸡】
(形声。从鸟,奚声。本义:家禽名。雄鸡可以报晓) 鸟纲雉科家禽,品种很多,喙短锐,有冠与肉髯,翅膀短,尤指普通家鸡(Gallus gallus)。
【引证】
《说文》-雞,知时兽也。从隹,奚声。籀文从鳥。 、 《汉书·五行志》-雞者,小兽,主司时起居人。 、 《礼记·月令》-食菽与雞。 、 《礼记·曲礼》-雞曰翰音。 、 《易·说卦传》-巽为雞。 、 《周礼·大宗伯》-工商执雞。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鸡犬相闻。 、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鸡栖于厅。
【组词】
鸡男、 鸡坊、 鸡肤、 鸡鹜
3.
【骂】
(形声。从吅&X({xuān}),马声。吅,喧闹声。本义:用粗语或恶意的话侮辱人)。
同本义。
【引证】
《世说新语·方正》-对子骂父。 、 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群怪聚骂。 、 《史记·魏公子列传》-窃骂侯生。
【组词】
斥骂、 咒骂、 笑骂、 辱骂
4.
【狗】
(形声。从犬,句(gōu)声。本义:犬。原指小犬。后为狗犬的通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狗,犬也。大者为犬,小者为狗。 、 《易·说卦传》-艮为狗。 、 《春秋·考异郵》。注:“狗,斗之精所生也。”-故斗运狗三月而生也。 、 《史记·秦本纪》-以狗御蛊。 、 《礼记·曲礼上》。疏:“大者为犬,小者为狗。”-效犬者左牵之。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悍吏之来吾乡,…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