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15: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15:52
词汇“凶闻”的深入学*和分析:
“凶闻”字面意思指的是不吉利的消息或坏消息,通常涉及死亡、灾难、不幸等负面**。
“凶闻”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凶”指不吉利或灾难,“闻”指消息或听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用法和含义基本保持不变。
在**文化中,“凶闻”常常与忌讳和避讳联系在一起,人们通常不愿意提及或传播凶闻,以免招致更多的不幸。
提到“凶闻”,人们往往会感到悲伤、恐惧或不安,因为它触及了人们对生命和安全的深层担忧。
在个人生活中,如果遭遇凶闻,如亲友的去世或重大损失,可能会对个人的情绪和心理状态产生长期影响。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凶闻如夜幕降临,无声无息,却沉重如山。”
在英语中,“凶闻”可以对应为“bad news”或“gloomy tidings”,但其文化和社会背景的含义可能有所不同。
“凶闻”是一个充满负面情感的词汇,它在语言中的使用反映了人类对不幸和灾难的共同恐惧。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和理解生活中的不幸**,同时也提醒我们在面对困难时要保持坚韧和希望。
1.
【凶】
(指事。小篆字形,“凵”象地陷形,读kǎn。“乂”表示这里可陷人。“兇”是会意字,从儿(人),在凶下。本义:不吉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凶,恶也。象地穿交陷其中也。 、 《尔雅》-凶,咎也。 、 《易·系辞》-吉凶者,言乎其得也。 、 《书·洪范》-一曰凶短折。 、 《诗·小雅·十月之交》。笺:“告天下以凶亡之徵也。”-日月告凶。 、 《楚辞·卜居》-“此孰吉孰凶?”
【组词】
凶兆、 凶宿、 吉凶未卜;凶星
2.
【闻】
(形声。从耳,门声。本义:听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闻,知声也。 、 《墨子经上》-闻耳之聪也。 、 《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 屈原《九歌·湘夫人》-闻佳人兮召予。 、 《史记·项羽本纪》-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 、 《后汉书·列女传》-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闻屏障中。 、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
【组词】
闻声不食、 闻所不闻、 闻风响应、 闻雷失箸、 闻鸡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