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2:54: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54:19
“出蓝”这个词汇在中文里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成语或常用词汇。从字面上理解,“出”可以表示出现、超出等意思,“蓝”通常指蓝色。因此,“出蓝”可以理解为某种超出或不同于蓝色的状态或行为。
由于“出蓝”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如果出现这个词,可能是作者为了创造特定的意境或表达某种特殊的情感而创造的词汇。在口语或专业领域中,这个词可能不会被使用。
由于“出蓝”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以下例句可能需要创造性的解释:
同义词:出众、超群、非凡 反义词:平庸、普通、一般
“出蓝”这个词汇在古代文献中并未见记载,它可能是现代人创造的词汇,或者在某些方言中有所使用。由于缺乏历史文献的支持,其词源和演变难以考证。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出蓝”可能被用来形容某人或某事非常出色,超出了常规的蓝色范畴,具有创新或突破的意义。
“出蓝”这个词汇可能给人带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突破常规、创新和卓越。它可能激发人们对超越平凡、追求卓越的向往。
由于“出蓝”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经历或故事。如果有人使用这个词,可能是为了表达某种特殊的情感或意境。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夜空之下,星光出蓝, 超越了凡尘的界限。”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画面中,蓝色的背景上突然出现了非蓝色的元素,如一抹鲜艳的红色或绿色,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在音乐中,可以联想到一段旋律突然转变,从平静的蓝色调变为激昂的红色调。
由于“出蓝”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难以比较。
“出蓝”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和象征意义,可以用来形容超越常规、创新和卓越的状态。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1.
【出】
(象形。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之形。本义:长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说文》讲的“出”,其实是茁。-出,进也。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也。 、 《礼记·月令·季春》-句者毕出,萌者尽达。 、 《易·说卦》-万物出乎震。
2.
【蓝】
(形声。从艸,监声。本义:蓼蓝)。
同本义 。蓼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形似蓼而味不辛,干后变暗蓝色,可加工成靛青,作染料。叶也供药用。又泛指叶含蓝汁可制蓝靛作染料的植物。
【引证】
《说文》-蓝,染青草也。 、 《诗·小雅·采绿-终朝采蓝。 、 《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唐·白居易《忆江南》-春来江水绿如蓝。
【组词】
木蓝、菘蓝、马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