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22: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22:29
词汇“凶饿”在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成语或常用词汇。从字面意思来看,“凶”通常指凶猛、凶恶,而“饿”则指饥饿。将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可能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带有威胁性的饥饿感,或者形容某种饥饿状态非常严重或危险。
“凶饿”可以理解为一种极端的饥饿状态,可能伴随着危险或威胁。
由于“凶饿”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形容某种极端的生存状态,如在荒野求生小说中描述主人公的饥饿感。在口语中,可能不太会使用这个词汇,因为它听起来比较生硬和不自然。
由于“凶饿”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的词源和历史演变不太明确。可能是由“凶”和“饿”两个字组合而成,用来形容一种极端的饥饿状态。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凶饿”可能被用来形容战争、灾难或贫困中人们的生存状态,强调饥饿的严重性和危险性。
“凶饿”这个词汇可能会引起一种紧迫和不安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生存危机和极端困境。
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不太会使用“凶饿”这个词汇,因为它听起来比较生硬和不自然。但在某些特定的情境下,如描述极端的生存状态或危险情况时,可能会用到。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将“凶饿”用来形容某种极端的饥饿状态,增加文本的紧张感和紧迫感。
结合图片或视频,可以想象一个饥饿的人或动物,眼神凶狠,身体瘦弱,表现出一种极端的饥饿状态。
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完全对应的词汇,但可以用类似的表达来形容极端的饥饿状态。
“凶饿”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可以用来形容一种极端的饥饿状态,带有危险和威胁的意味。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描述某些极端情境。
1.
【凶】
(指事。小篆字形,“凵”象地陷形,读kǎn。“乂”表示这里可陷人。“兇”是会意字,从儿(人),在凶下。本义:不吉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凶,恶也。象地穿交陷其中也。 、 《尔雅》-凶,咎也。 、 《易·系辞》-吉凶者,言乎其得也。 、 《书·洪范》-一曰凶短折。 、 《诗·小雅·十月之交》。笺:“告天下以凶亡之徵也。”-日月告凶。 、 《楚辞·卜居》-“此孰吉孰凶?”
【组词】
凶兆、 凶宿、 吉凶未卜;凶星
2.
【饿】
(形声。从食,我声。本义:饥之甚。按:在古代,“饥”与“饿”存在着程度上的差别。“饥”指一般的肚子饿;“饿”是严重的饥饿)。
同本义 。与“饱”相对。
【引证】
《说文》-饿,饥也。 、 《六书故》-饿,无食久馁也。 、 《正字通》-饿,甚于饥也。 、 《谷梁传》疏引徐邈说-有死者曰大饥,无死者曰大饿。 、 《淮南子·说山》-无一月饿。 、 《韩非子·饰邪》-家有常业,虽饥不饿。
【组词】
饿隶、 饿损、 饿杀鬼、 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