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2:05: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2:05:27
词汇“射利”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根据字面意思,“射”通常指射击、射箭等动作,而“利”则指利益、利润。将两者结合,“射利”可能指的是追求利益或利润的行为,类似于“逐利”或“谋利”。
由于“射利”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古代文献中,可能会有类似的表达,但在现代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几乎不使用。
“射利”的词源不太明确,可能在古代文献中有过使用,但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很少见。它的演变可能与语言的简化和发展有关,逐渐被更常用的词汇所替代。
在古代社会,商业活动中的“射利”可能指的是商人通过市场波动获取利润的行为。在现代社会,这种表达已经不再流行,被更现代的词汇所取代。
“射利”这个词给人一种积极追求利益的感觉,但也可能带有一定的负面联想,如贪婪、不择手段。
由于“射利”不是一个常用词汇,我在生活中很少遇到与它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将“射利”用于描述商业活动中的追逐利润:
商海波涛涌,射利逐风浪,
金银满载归,心怀千般想。
由于“射利”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很难找到具体的图片、音乐或视频来展示其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射利”的词汇,但追求利益的行为在各种文化中都有相应的表达。
“射利”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很少使用,它的含义可以通过更常用的词汇来表达。在学习语言时,了解这些不太常用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语言的丰富性和历史背景。
1.
【射】
(本作“射”。会意。金文字形,象箭在弦上,手(寸)在发放。小篆把弓矢形讹变成“身”字,误。本义:用弓发箭使中远处目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射,弓弩发于身而中于远也。 、 《周礼·保氏》-三曰五射。 、 《礼记·射义》-射者,男子之事也。 、 《汉书·萧望之传》。注:“射之言投射也。”-以射策甲科为郎。 、 《后汉书·光武纪》-射声校尉。 、 《汉书·李广苏建传》-常能为汉伏弩射之。 、 邵长蘅《青门剩稿》-应元往来驰射,发一矢辄殪一贼。
【组词】
射鹄、 射日、 射牛、 射利
2.
【利】
(会意。从刀,从禾。表示以刀断禾的意思。本义:刀剑锋利,刀口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利铦也。 、 《易·系辞》-其利断金。 、 《老子》-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 《荀子·劝学》-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 《孟子·公孙丑下》-兵革非不坚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