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4:07: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4:07:07
射圃(shè pǔ)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练射箭的场地。在古代,射圃是专门用于军事训练或贵族子弟学射箭技艺的地方。
射圃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射”指的是射箭,“圃”原指园地,后引申为专门用于某种活动的场地。随着时间的推移,射圃一词的使用逐渐减少,但在某些历史或文化语境中仍被保留。
在古代**,射箭是一项重要的军事技能,也是贵族子弟教育的一部分。射圃因此成为培养军事人才和贵族子弟的重要场所。在儒家文化中,射箭还被赋予了道德教育的意义,如《礼记》中提到的“射以观德”。
射圃一词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的军事训练和贵族生活,带来一种历史感和仪式感。它也可能唤起对古代文化和传统技艺的尊重和怀念。
在现代生活中,射圃的概念可能更多地出现在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或书籍中,作为了解古代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一个窗口。
在诗歌中,可以将射圃作为背景,描绘古代战士的英勇和技艺:
古木参天射圃中,
弓弦响处箭如风。
战士英姿今犹在,
千载传承技艺雄。
射圃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的军事训练场景,可以想象到弓弦的响声、箭矢的飞行,以及战士们的呼喊声。视觉上,可能是一片开阔的场地,四周环绕着树木或围墙。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包括“archery range”(英语中的射箭场)或“camp de tir”(法语中的射击场)。这些词汇在各自的语言和文化中都有特定的使用背景和意义。
射圃作为一个具有历史和文化意义的词汇,虽然在现代生活中使用较少,但它仍然是了解古代军事训练和文化传统的一个重要窗口。通过对射圃的学*和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价值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射圃一词的使用可以增加文本的历史感和文化深度。
1.
【射】
(本作“射”。会意。金文字形,象箭在弦上,手(寸)在发放。小篆把弓矢形讹变成“身”字,误。本义:用弓发箭使中远处目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射,弓弩发于身而中于远也。 、 《周礼·保氏》-三曰五射。 、 《礼记·射义》-射者,男子之事也。 、 《汉书·萧望之传》。注:“射之言投射也。”-以射策甲科为郎。 、 《后汉书·光武纪》-射声校尉。 、 《汉书·李广苏建传》-常能为汉伏弩射之。 、 邵长蘅《青门剩稿》-应元往来驰射,发一矢辄殪一贼。
【组词】
射鹄、 射日、 射牛、 射利
2.
【圃】
(形声。从囗,甫声。囗(wéi),围的古体字。从囗的字往往表示某一个范围或区域。本义:种植果木瓜菜的园地。周围常无垣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圃,种菜曰圃。 、 《周礼·太宰》。注:“树果蓏曰圃。”-二曰园圃毓草木。 、 《诗·豳风·七月》-九月筑场圃。 、 《国语·周语》-薮有圃草。 、 《周礼·职方》-其泽薮曰圃田。 、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 宋·欧阳修《归田录》-尝射于家圃(场地)。
【组词】
花圃、 园圃、 苗圃;圃畦、 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