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05: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05:40
“不吝”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不吝惜、不吝啬。它通常用来表示在给予帮助、建议或赞美时,不保留、不犹豫的态度。
“不吝”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吝”字原意为舍不得、小气。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吝”逐渐演变为表示大方、不吝啬的正面词汇。
在**文化中,谦虚和尊重他人是重要的传统美德。因此,“不吝”常用于表达对他人的尊重和期望,尤其是在请求帮助或建议时。
“不吝”给人以积极、开放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乐于助人、慷慨大方的人格特质,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学术会议上,我曾听到一位资深教授对年轻学者说:“如果你有任何问题,请不吝提问。”这句话让我感受到教授的谦逊和对年轻学者的鼓励。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不吝”:
春风不吝其温柔,
抚慰大地每一寸肌肤。
诗人不吝其笔墨,
描绘世间每一幅画卷。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老师在课堂上,面带微笑,鼓励学生们不吝提问。这种场景给人以温暖和开放的感觉。
在英语中,“不吝”可以对应为“not hesitate”或“be generous”。例如,“Please don't hesitate to ask if you need help”(如果你需要帮助,请不吝提问)。
“不吝”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词汇,它不仅表达了慷慨和开放的态度,还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和期望。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不吝”有助于我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1.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2.
【吝】
(形声。从口,文声。本义:顾惜,舍不得)。
同本义(爱惜过分,当耗费的舍不得耗费,该使用的舍不得使用)。
【引证】
《说文》。字亦作恡,作悋。-吝,恨惜也。 、 《方言十》-凡贪而不施或谓之悋。悋,恨也。 、 《易·蒙》-以往吝。 、 《易·说卦》-坤为吝啬。 、 《易·系辞》-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 、 《论语》。皇疏:“难惜之也。”-出纳之吝。 、 《孔子家语·致思》。注:“啬甚也。”-商甚恡于财。 、 《书·仲虺之诰》-改过不吝。 、 袁枚《黄生借书说》-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 《论语·尧曰》-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 马中锡《中山狼传》-又何吝一躯以啖我而全微命乎?
【组词】
吝色、 吝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