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54: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54:48
“低能儿”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智力水平低于正常人群的儿童。它通常用来指代那些智力发展迟缓或智力障碍的儿童。
在文学中,“低能儿”可能被用来描绘一个角色的特点,有时带有同情或关怀的色彩。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带有贬义,被用来侮辱或贬低他人。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特殊教育,这个词汇可能被更中性地使用,指代需要特殊教育服务的儿童。
“低能儿”这个词汇源于对智力水平的描述,随着社会对智力障碍认识的深入,这个词汇的使用逐渐受到限制,以避免对智力障碍者的歧视。
在某些文化中,“低能儿”可能被视为需要特别照顾和保护的群体,而在其他文化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作侮辱或贬低他人。
这个词汇可能引起同情、关怀或厌恶的情感反应。它可能让人联想到需要特别关爱的儿童,也可能让人联想到对智力障碍者的歧视。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遇到过一个智力障碍的儿童,他的纯真和善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个词汇让我意识到智力障碍者需要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纯真的世界里,低能儿如同无瑕的宝石,闪耀着与众不同的光芒。”
结合图片,我可以想象一个智力障碍的儿童在阳光下微笑的画面,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温暖和希望。结合音乐,我可以想象一首温柔的旋律,表达对智力障碍者的关怀和爱护。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中的“mentally challenged”或“intellectually disabled”,这些词汇通常更为中性和尊重。
“低能儿”这个词汇在不同的语境和使用中具有不同的含义和情感色彩。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我们应该更加注意词汇的选择,避免使用可能带有歧视或贬低意味的词汇,以促进社会的包容和理解。
1. 【低】 (形声。从人,氐(dǐ)声。本义:下,与“高”相对)。 同本义。
2.
【能】
(象形。金文作字形象熊形。本义:熊)。
传说中的一种像熊的兽。
【引证】
《说文》-能,熊属。足似鹿。 、 《左传·昭公七年》。贾注:“兽也。”-梦黄能入于寝门。 、 唐·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近者三奸悉破碎,羽窟无底幽黄能。
3.
【儿】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人”字,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儿”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儿”的字大都与“人”有关。本义:幼儿。古时男称儿,女称婴,后来孩童都称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儿,孺子也。 、 《老子》第九章-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 《史记·循吏列传》-老人儿啼。 、 《苍颉篇》-男曰儿,女曰婴。 、 《列子·汤问》-见两小儿辩斗。
【组词】
儿女子、 儿剧、 儿话、 儿撬、 儿拜、 儿啼、 儿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