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7:43: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7:43:14
“县官”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指**古代县级行政区域的官员,主要负责管理县级的行政事务,包括税收、司法、治安等。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可能更多地用于历史或文学作品中,指代古代的县级官员。
在文学作品中,“县官”常常被用来描绘地方官员的形象,有时带有一定的官僚主义色彩。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除非是在讨论历史或古代官制时。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政治学中,“县官”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用以探讨古代**的行政管理和官僚体系。
“县官”一词源于**古代的行政体系,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随着时间的推移,县官的职责和地位有所变化,但其作为县级行政官员的基本含义保持不变。
在**古代社会,县官是连接中央政府和地方百姓的重要桥梁。他们的行为和决策直接影响着百姓的生活。因此,县官的形象在文学和民间传说中常常是复杂多面的,既有正面形象,也有负面形象。
提到“县官”,我可能会联想到古代**的官僚体系,以及那些在历史文献和文学作品中被描绘的县官形象。这种联想可能会带有一种对古代社会结构的好奇和对官僚主义的批判。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阅读历史小说时遇到过“县官”这个词,它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了古代**的行政体系和官员的角色。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县官”:
古道边,县官策马行,
尘土飞扬,百姓心惊。
一纸令下,秋收冬藏,
官威如山,民心如霜。
提到“县官”,我可能会联想到古装剧中的官员形象,穿着官服,手持令牌,行走在古代的街道上。这种形象可能会伴随着古代乐器的音乐,如古筝或笛子。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行政官员可能有不同的称呼和职责,如欧洲的“市长”(Mayor)或“郡长”(Sheriff),但他们的基本职能与**的县官有相似之处。
通过对“县官”一词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复杂性。这个词不仅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历史,也让我对古代的行政体系有了更深的认识。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我的词汇量和提高我的文化素养。
1.
【县】
系挂。
【引证】
《说文》。-縣,系也。从系,持县会意。 、 《国语·晋语》。注:“缢也。”-骊姬请使申,处曲沃以速縣。 、 《诗·魏风·伐檀》-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 、 、
【组词】
县令、 县车
维系;拴系;系联。
【引证】
《淮南子·本经》-县联房植。 、 《礼记·檀弓》-县棺而封。
【组词】
县绝、 县联
2.
【官】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宀”(mián), 以冖覆众,则有治众的意思。本义:官吏,官员)。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官,吏事君也。 、 《礼记·明堂位》-有虞氏官五十,夏后氏官百,殷二百,周三百。 、 《礼记·王制》-任官然后爵之。 、 《礼记·曲礼》-在官言官。 、 《礼记·祭法》。注:“官师:中士、下士也。”-官师一庙。 、 《左传·襄公九年》-举不失选,官不易方。 、 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公一女,嫁为畿辅某官某妻。 、 《聊斋志异·促织》-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
【组词】
文官;武官;京官;地方官;清官;贪官;军官;教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