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55: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55:55
县学:县学是**古代地方官学的一种,主要设立在县级行政区划中,用以教育当地的士子。县学通常由政府资助,旨在选拔和培养有才能的学子,为科举考试做准备。
文学: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县学常被提及,用以描绘士子的学*生活和科举之路的艰辛。 口语:在现代口语中,县学这一词汇较少直接使用,但可以通过提及古代教育体系来间接引用。 专业领域:在历史学、教育学等领域,县学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用以探讨古代教育制度和社会结构。
同义词:乡学、府学、州学(都是指不同级别的古代地方官学) 反义词:私塾(指私人设立的教育机构,与官方的县学相对)
县学的设立可以追溯到汉代,随着科举制度的完善,县学逐渐成为地方教育的核心机构。在明清时期,县学的规模和影响力达到顶峰。
县学在古代**社会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不仅是教育机构,也是社会流动和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通过县学,士子们有机会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僚体系,改变个人和家族的命运。
县学让我联想到古代士子的勤奋和执着,以及科举制度的严苛和公平。它代表了古代**社会的教育理想和文化传统。
在我的历史学*中,县学是一个经常接触的概念,它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古代**的教育和社会结构。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县学:
古道县学堂,书声琅琅响。
士子苦读夜,梦飞金榜上。
想象一幅画面:古老的县学堂内,士子们围坐一堂,烛光摇曳,书声琅琅。这样的场景让人联想到古代教育的庄严和神圣。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教育机构如欧洲的修道院学校或伊斯兰的madrasa,也承担着类似的教育和社会功能。
县学作为一个历史词汇,不仅反映了古代*的教育制度,也体现了社会文化和价值观。在现代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县学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古代**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
1.
【县】
系挂。
【引证】
《说文》。-縣,系也。从系,持县会意。 、 《国语·晋语》。注:“缢也。”-骊姬请使申,处曲沃以速縣。 、 《诗·魏风·伐檀》-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 、 、
【组词】
县令、 县车
维系;拴系;系联。
【引证】
《淮南子·本经》-县联房植。 、 《礼记·檀弓》-县棺而封。
【组词】
县绝、 县联
2.
【学】
(形声。本作“壆”,象双手构木为屋形。后作声符,加“子”为义符。子,孩子。小孩子是学习的主体。本义:学习)。
同本义。
【引证】
《广雅》-学,识也。 、 《礼记·中庸》-好学近乎知。 、 《礼记·文王世子》-念终始典于学。 、 《尚书大传》-学,效也。近而愈明者学也。 、 《庄子·庚桑楚》-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 、 《后汉书·列女传》-远寻师学。 、 《论语》-学而时习之。 、 清·刘开《问说》-学即继以问也。
【组词】
学书、 学学乖、 学理论;学技术;好学;苦学;教学相长;学文、 学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