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0:34: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0:34:04
词汇“手线”在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因此我们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这个词汇的可能含义和用法。
“手线”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用手操作的线,或者是手工编织的线。在不同的语境中,它可能指的是一种手工活动,如编织、缝纫等。
在文学作品中,“手线”可能被用来形容一种温馨、手工制作的感觉,比如描述一个母亲为子女编织毛衣的场景。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除非是在特定的手工活动交流中。在专业领域,如纺织或服装设计,可能会用到这个词汇来指代手工制作的线材。
同义词:手工线、编织线 反义词:机器线、工业线
由于“手线”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历史演变不太明确。它可能是由“手”和“线”两个词组合而成,用来强调手工制作的特性。
在某些文化中,手工制作被视为一种传统技艺,因此“手线”可能与这种文化背景相关联,代表着一种传统和手工艺术的传承。
“手线”可能让人联想到温馨的家庭氛围,手工制作的温暖和个性化,以及传统技艺的价值。
在现代生活中,“手线”可能不太常见,但在某些手工艺爱好者的圈子里,这个词汇可能会被频繁使用。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手线穿梭在时光的织机上,编织着家的温暖与记忆。”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老妇人坐在阳光下,手里拿着手线,轻轻地编织着。结合音乐,可能会选择一些温馨、宁静的背景音乐来增强这种手工制作的氛围。
在不同的文化中,手工制作的线可能有着不同的称呼和用途,但它们都代表着一种手工艺术和传统技艺。
“手线”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代表着手工制作的特性和传统技艺的价值。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手工艺术的文化意义。
1.
【手】
(象形。小篆字形,象伸出五指形。本义:人体上肢的总称,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今人舒之为手,卷之为拳。其实一也。故以手与拳二篆互训。”-手,拳也。 、 《易·说卦》-艮为手。 、 《素问·阴阳别论》。注:“手谓气口。”-三阴在手。 、 《礼记·少仪》。注:“手拜,手至地也。”-则不手拜。 、 《公羊传·宣公六年》注-头至手曰拜手。 、 《诗·邶风·北风》-携手同行。 、 、 《诗·邶风·击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组词】
手纽、 手杻、 手脚了得、 手帕交、 手击子、 手本、 手式、 手灵、 手械、 手梏、 手格、 手理
2.
【线】
(形声。从糸(mì),戔(jiān)声。本义:用棉麻丝毛等材料拈成的细缕)。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古文从糸,泉声。-线,缕也。 、 《公羊传·僖公四年》-中国不绝如线。 、 《红楼梦》-爱惜起东西来,连个线头儿都是好的。
【组词】
线儿提的、 毛线;丝线;缝纫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