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2:37: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2:37:54
“南京市”是一个专有名词,指的是江苏省的省会城市,位于长江下游,是东部的重要中心城市之一。南京有着悠久的历史,曾是多个朝代的都城,如明朝和中华民国时期。
在文学中,“南京市”常被用来象征历史和文化的厚重,如在描述历史小说或诗歌中。在口语中,提及“南京市”可能涉及其地理位置、气候、美食或旅游景点等。在专业领域,如城市规划或历史研究中,“南京市”则可能指代具体的城市发展项目或历史**。
同义词:南京、金陵(南京的古称) 反义词:不适用,因为“南京市”是一个特定的地理名称,没有直接的反义词。
“南京”一词源于古代,意为“南方的京城”。在历史上,南京曾多次成为**的政治中心,因此得名。随着时间的推移,“南京市”成为了这个城市的官方名称,并在现代汉语中广泛使用。
南京市在文化和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不仅因为其历史遗迹,如明孝陵、中山陵,还因为其在近现代史上的重要角色,如南京大屠杀。这些历史和文化遗迹使得南京市成为了文化认同和历史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
提及“南京市”,人们可能会联想到深厚的历史文化、庄严的历史遗迹以及悲壮的历史**。这些联想可能会引发尊敬、感慨或反思等情感。
个人可能会在旅行、学*历史或参与文化交流活动时遇到与“南京市”相关的经历。例如,参观南京的历史博物馆,了解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或者品尝南京的特色美食如盐水鸭。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金陵梦回,钟山风雨,南京市的历史长河,流淌着千年的沧桑。”
提到“南京市”,可能会联想到古老的城墙、繁华的街道、悠扬的钟声和热闹的市集声。这些视觉和听觉元素共同构成了南京市的独特氛围。
在不同语言中,“南京市”可能被翻译为“Nanjing”或“Nanking”,在英语中,这两个词都指代同一个城市,但在使用频率和正式程度上可能有所不同。
“南京市”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一个地理实体,还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和传达与之相关的复杂情感和历史背景。
1.
【南】
佛教用语
【组词】
南无
2.
【京】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筑起的高丘形,上为耸起的尖端。本义:人工筑起的高土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京,人所为绝京丘也。 、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辨京陵。 、 《淮南子·览冥》-筑重京。 、 《吕氏春秋·禁塞》-为京邱若山陵。 、 《诗·大雅·公刘》-乃觏于京。 、 《三国志·公孙瓒传》-于堑里筑京,皆高五六丈。
3.
【市】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是“之”(往),下面是“兮”,表市场嘈杂声。本义:市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古者神农作市,或曰祝融也。-市,买卖之所也。 、 《管子·乘马》-市者,货之准也。 、 《周礼·司市》-大市日昃而市,百族为主;朝市朝时而市,商贾为主;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 、 《公羊传·宣公十五年》注-因井田以为市,故俗语曰市井。 、 《论语》-肆之市朝。 、 《孟子·梁惠王上》-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 、 唐·白居易《卖炭翁》-市南门外泥歇。 、 明·刘基《卖柑者言》-置于市,贾十倍。
【组词】
市征、 市曹、 市声、 市人、 市吏、 市刑、 市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