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0:09: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0:09:28
词汇“收教”在中文里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是一个特定领域或方言中的术语,或者是某个特定社群中使用的词汇。由于其不常见,我将尝试从我能找到的信息中对其进行分析。
“收教”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可能指的是“接受教育”或“收容教育”。在某些语境下,它可能指的是对某些特定人群(如青少年犯错者)进行的教育和改造。
由于“收教”不是一个广泛使用的词汇,它的使用可能局限于特定的法律、教育或社会工作领域。在这些领域中,它可能指的是对违法或行为不当的青少年进行的教育和改造措施。
由于“收教”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不明确。它可能是由“收容”和“教育”两个词组合而成,用于描述特定的教育过程。
在**,对于青少年犯罪者的处理通常强调教育和改造,而不是简单的惩罚。因此,“收教”这个词汇可能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产生,强调通过教育帮助青少年改正错误,重新成为社会的有用成员。
这个词汇可能带有一种严肃和正式的情感,因为它涉及到对犯错者的教育和改造。它可能让人联想到法律、秩序和责任感。
由于这个词汇的特殊性,个人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或遇到它。它更多地出现在法律文件、教育政策或社会工作报告中。
在创作中,可以将“收教”用于描述一个故事中主人公接受教育或改造的过程,以此来探讨个人成长和改变的主题。
由于“收教”涉及到教育和改造,它可能让人联想到教室、教育机构或矫正中心的图像和声音。
在不同文化中,对于青少年犯罪者的处理方式可能有所不同。在一些文化中,可能更强调惩罚,而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更强调教育和改造。
“收教”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反映了社会对于青少年犯罪者处理的一种态度和方法。它强调通过教育帮助犯错者改正错误,重新融入社会。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特定领域的专业术语和社会文化背景。
1.
【收】
(形声。从攴(pū),收(jiū)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收,捕也。 、 《诗·大雅·瞻卬》。传:“拘收也。”-女反收之。 、 《汉书·李广苏建传》-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 《后汉书·张衡传》-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组词】
收领、 收系、 收付、 收考、 收夷、 收劾、 收案、 收掩、 收执、 收禁、 收领
2.
【教】
(会意。从攴(pū),从孝,孝亦声。“攴”,篆体象以手持杖或执鞭。在奴隶社会,奴隶主要靠鞭杖来施行他们的教育、教化。本义:教育,指导)。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上所施下所效也。 、 《周礼·师氏》。注:“教之者,使识旧事也。”-以教国子弟。 、 《礼记·学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 《礼记·乐记》-教者,民之寒暑也。 、 《国语·周语》-教,文之施也。 、 《春秋繁露》-精华,教政之本也。 、 《管子·小匡》-君有此教士三万人。 、 《韩非子·五蠹》-修教三年。 、 《史记·货殖列传》-宁有政教。 、 唐·韩愈《师说》-择师而教。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以教吾子。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昨日蒙教。 、
【组词】
教治、 教禁、 教读、 教读老夫子、 教民、 教迪、 教帖、 教当、 教示、 教戒、 教告、 教演、 教阅、 教坊司、 教门儿、 教引嬷嬷